拓展“互联网+”,升级洛阳旅游
http://www.hnta.cn 2015/4/8 16:53:2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渠道、工具,它已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就像公路、水电一样。”近日在洛阳召开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这样定义“互联网+”。 5日,由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阿里旅行·去啊”联手推出的网上旅游超市——洛阳旅游旗舰店在天猫商城上线,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就能通过这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方便快捷地订购与洛阳相关的旅游产品。
早在去年,洛阳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就已上线运行……近年,洛阳旅游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旅游”之风已起。
清明小长假,西安的贺鹏和两名朋友来洛赏牡丹,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他们的景区门票是提前在网上预订的。“这次我们自驾来洛阳,门票是在天猫洛阳旅游旗舰店上‘淘’来的,免得到景区再排队买票。”贺鹏说。
登录洛阳旅游旗舰店发现,目前已有中国国花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老君山、黛眉山等十余家景区在线发售门票。“洛阳旅游旗舰店目前以景区门票预订为主,未来还将推出酒店客栈、旅游套票、旅游商品、旅游线路等旅游服务项目。”洛阳市旅游协会秘书长孙宗杰目前在忙着“拉拢”更多景区、酒店“触网”,加入洛阳旅游旗舰店这个“大家庭”。
在孙宗杰看来,“互联网+旅游”可将景区门票、住宿、餐饮、旅游产品等旅游资源整合,让游客“打包”消费。“这样可以让旅游企业和游客实现双赢。”孙宗杰说,旅游企业上网接单,服务成本下降,而游客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交易,还能得到比实体店更多的实惠。
早在2011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市旅游部门就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实现了旅游景区门票、酒店、旅游线路、特产商品等在线预订。此后,洛阳一些景区、旅行社嗅到互联网这一商机,纷纷“触网”。比如,洛阳一些旅行社纷纷通过微信、微博、网站营销,吸引客源。洛阳绿色假期国际旅行社与市旅游部门合作建立“慧游天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该平台销售旅游产品,收效不错。
龙门石窟、老君山、鸡冠洞等景区或与电商合作,或利用自身网络平台开展旅游产品在线销售,散客业务增加不少。“客观来看,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方面,我市很多旅游企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上,我市旅游业互联网程度不高,目前尚无拿得出手的互联网旅游品牌,不少旅游企业靠的是第三方平台。
“可以想象,在互联网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的趋势下,洛阳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加快、加深。”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表示,随着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未来旅行社、景区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将与过去大不一样,人们出游将变得更便捷。这些变化将满足出行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催生出更大的旅游市场。对于洛阳旅游业而言,这是一次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机遇。
业内人士表示,旅游业融入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将引发行业新一轮的竞争。那么,在这场竞争中洛阳旅游业如何脱颖而出?“互联网将成为洛阳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的重要一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将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让旅游插上智慧的翅膀。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洛阳已完成旅游综合数据中心、洛阳旅游手机APP、旅游查询预订终端、旅游团队管理系统、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等智慧旅游项目,智慧旅游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的生存法则是‘快鱼吃慢鱼’,也就是谁能更快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商业模式,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刘溢海建议,相关部门可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打造示范项目等方式,激发洛阳旅游业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据悉,洛阳市旅游部门已出台《洛阳市智慧旅游建设资金扶持办法》,将划拨智慧旅游建设资金,以直接补助方式对发展智慧旅游的企业进行扶持。据了解,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还将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上预订、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业务,助推旅游业进一步融入互联网。
早在去年,洛阳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就已上线运行……近年,洛阳旅游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旅游”之风已起。
清明小长假,西安的贺鹏和两名朋友来洛赏牡丹,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他们的景区门票是提前在网上预订的。“这次我们自驾来洛阳,门票是在天猫洛阳旅游旗舰店上‘淘’来的,免得到景区再排队买票。”贺鹏说。
登录洛阳旅游旗舰店发现,目前已有中国国花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老君山、黛眉山等十余家景区在线发售门票。“洛阳旅游旗舰店目前以景区门票预订为主,未来还将推出酒店客栈、旅游套票、旅游商品、旅游线路等旅游服务项目。”洛阳市旅游协会秘书长孙宗杰目前在忙着“拉拢”更多景区、酒店“触网”,加入洛阳旅游旗舰店这个“大家庭”。
在孙宗杰看来,“互联网+旅游”可将景区门票、住宿、餐饮、旅游产品等旅游资源整合,让游客“打包”消费。“这样可以让旅游企业和游客实现双赢。”孙宗杰说,旅游企业上网接单,服务成本下降,而游客轻点鼠标就能完成交易,还能得到比实体店更多的实惠。
早在2011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市旅游部门就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实现了旅游景区门票、酒店、旅游线路、特产商品等在线预订。此后,洛阳一些景区、旅行社嗅到互联网这一商机,纷纷“触网”。比如,洛阳一些旅行社纷纷通过微信、微博、网站营销,吸引客源。洛阳绿色假期国际旅行社与市旅游部门合作建立“慧游天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该平台销售旅游产品,收效不错。
龙门石窟、老君山、鸡冠洞等景区或与电商合作,或利用自身网络平台开展旅游产品在线销售,散客业务增加不少。“客观来看,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方面,我市很多旅游企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上,我市旅游业互联网程度不高,目前尚无拿得出手的互联网旅游品牌,不少旅游企业靠的是第三方平台。
“可以想象,在互联网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的趋势下,洛阳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加快、加深。”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表示,随着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未来旅行社、景区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将与过去大不一样,人们出游将变得更便捷。这些变化将满足出行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催生出更大的旅游市场。对于洛阳旅游业而言,这是一次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机遇。
业内人士表示,旅游业融入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将引发行业新一轮的竞争。那么,在这场竞争中洛阳旅游业如何脱颖而出?“互联网将成为洛阳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的重要一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将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让旅游插上智慧的翅膀。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洛阳已完成旅游综合数据中心、洛阳旅游手机APP、旅游查询预订终端、旅游团队管理系统、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等智慧旅游项目,智慧旅游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的生存法则是‘快鱼吃慢鱼’,也就是谁能更快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商业模式,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刘溢海建议,相关部门可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打造示范项目等方式,激发洛阳旅游业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据悉,洛阳市旅游部门已出台《洛阳市智慧旅游建设资金扶持办法》,将划拨智慧旅游建设资金,以直接补助方式对发展智慧旅游的企业进行扶持。据了解,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还将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上预订、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业务,助推旅游业进一步融入互联网。
作者:戚帅华 通讯员:罗文阳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洛阳清明旅游形成小高峰 2015/4/7 17:44:29
- 洛阳市旅游窗口行业文明服务迎宾朋 2015/4/7 17:43:03
- 第33届牡丹文化节灯会开幕 2015/4/7 17:30:09
- 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开幕 2015/4/7 17:28:21
- 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活动启动 2015/4/7 17:25:12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