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想知洛阳有多美 吉祥洛阳告诉您
http://www.hnta.cn 2015/3/12 15:42:4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日前,洛阳市诞生全新旅游品牌形象——“吉祥洛阳”后,引起众人关注,提起洛阳,几乎没有人不对这座城市灿烂悠久的历史而感慨赞叹。而洛阳,也总是以其深有美而不傲露,浅有媚而不羞藏的气质,在历史浩渺的烟波中,成为一处既有壮阔激荡又有动人暗涌的存在,闪着不容忽视的瑰丽光芒。

    是的,人人都道洛阳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宜养宜居。而今天我想告诉你们,与其说他它千般万般好,不如说,洛阳是一个吉祥的地方。否则为什么雍容的国花深植在这里,从此富贵开遍四月天;为什么神奇的丝路起点在这里,东西文明的交融就此开辟;为什么古老的大运河中心在这里,横贯国之南北;否则,为什么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写就,100多个皇帝在这里建都,13个朝代在这里风云崛起……我想,这皆因洛阳之吉之祥,是为吉祥洛阳。

    01 游龙门
    巨龙腾飞,龙门内有佛光。佛光普照,昭显龙门迎吉纳祥。龙门石窟,作为洛阳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始终在用它坚固而永恒的石刻雕像,2000余座恢宏壮观的佛龛以及雍容大气的卢舍那,和她那慈悲的容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游人。龙门地脉的奇瑞和吉祥,在于它面前静流的伊河,在于它对面青翠环绕的香山,在于它钟灵毓秀、旖旎葱茏的山色与风光。龙门之吉祥,更在于它铭记了远古消失的文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除了龙门之吉,周王城广场的天子驾六更是东周之瑰宝,惊世于公元前700年,描绘着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00多年的辉煌岁月。这份举世无双的遗存,安静整齐地展示着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着实令人惊叹称奇。
    武则天曾云“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说得正是美丽的花朵需要连夜盛放,而不要等到晨光熹微时的风吹来才娇羞地吐露芳蕊,错过了最美的韶光。于是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在洛阳修建起华丽高大的天堂明堂。而如今“天堂歌不歇,舞为众人来”更是将那份难掩的雍容娇然,和如绽开的花一样的福瑞吉祥延续下来。
    我们欢迎您游龙门、看天子、登明堂,欢迎您,来吉祥的洛阳!
  
    02 访丝路
    人们听说过古老的流沙河水、大漠孤烟,也听说过远方的声声驼铃、羌笛鸣响。殊不知在这条流通着丰饶物产、充满着异域风景的丝绸之路上,洛阳作为它最东端的起点,在2000多年前就打通了连接罗马的陆上通道,开辟出东西方文明大交流的先河,熠熠散发福祥之光,给人类带去无限福祉。
    有人说,长城一撇,运河一捺,书写出中华大地上一个巨大的“人”字,成为华夏文明不朽的丰碑。那一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洛阳为中心建造出的隋唐大运河。它经千古缔造,贯穿国之南北,在曾经的岁月里让往来宾朋驻足,各方商贾交流。
    历史悠悠,丝路绵延;运河波澜,岁月翩翩。有人说运河是弓,丝路是箭,巧然箭在弦上,只待一朝发轫,便映射出古今的灿烂文明。洛阳,作为将“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双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正是凭借这番雄浑厚重而繁荣至今。对洛阳来说,这一河一路在此交汇,何尝不是文明对洛阳的厚爱?!而这上苍眷顾出的厚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03 拜祖庭
    东汉永平年间,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从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繁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善男信女前往这方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祈福,并在聆听过108下消除烦恼的“马寺钟声”后,为天地众生、来年当下、亲眷和自己祈求平安吉祥。白马寺院内殿宇巍峨、斗拱飞檐,有频落脚边的安闲白鸽,也有袅袅炉烟后的轻磕叩拜。白马寺的存在,让如今生活在日渐繁琐下感到内心疲累的人们放下蒙昧,越发懂得了青灯古佛在这派光怪陆离的尘世里存在的意义。
    当然,延续着千年不灭香火的还有洛阳关林。因为关羽忠义仁勇的品格受到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的无比敬仰,他成了中国唯一被儒、释、道三教共同推崇的人物。而这位武圣的陵寝也被尊称为“关林”,在民间享有盛誉。青龙偃月刀,勇武赤兔马,关林有着“战、财、文、农”万能神明的关羽,无疑凝聚着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和理想,渗透着大气浩然的华夏精魂。
    在信仰不灭的洛阳,定有静心清修之所在。白马寺的碧树烟灯,关林的不灭香火,乃至北依景山、南望嵩岳、河谷纵横的玄奘故里,哪个不是使纷乱退避、愁躁遁形之地,哪个不是令福祥相照、吉益相合之地?
    中华民族的文明就在洛阳发祥,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在洛阳传承。我们欢迎您到白马寺祈福祉、到关林庙拜关公、到玄奘故里修佛缘,我们欢迎您,到洛阳汲取吉祥。
  
    04 品水席
    有人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没有水,中国烹饪就不可能有千变万化的调味功夫”。洛阳人亲水,除了因为环绕周围的数条河流,自然还有唇齿间朝夕不断食进的水席与鲜汤。水席作为洛阳美食的头牌,顶着国宴的桂冠和武后的风姿,布菜时宛如行云流水,至今仍恪守着严格的上菜顺序。而这一席二十四道的美食,纳尽山珍野味、滋润高汤以及朴素简菜、辛爽佐料。像是燕菜经过文火轻焖,莹白胜雪,正中盛开着淡黄牡丹尽显清雅富贵;或是焦炸丸被素油微炸,尔后红似樱桃甜酸相宜,轻咬后方显外焦里嫩的朴素内心……上善若水而水席随喜,吉从口入,祥至内心,这美好的蕴意也就呼之欲出了。
    让牛、羊、驴等动物骨头上的营养尽数收入汤里,是先人的智慧,而让杂肝、豆腐、丸子也在汤头中翻滚出美味,则是靠后人孜孜不倦地对美食的探索。对于地道的洛阳人来说,“清晨一碗汤,神仙也不当”,人们习惯将每个早晨浸泡在新鲜的浓汤、翠绿的葱花和干香的辣椒里,用补气通络后的挥汗如雨感恩着来自上苍给予他们的新一天的吉祥馈赠。
作者:宋佳玺 通讯员:罗文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