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除了煤炭、井盐、钢铁等,还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灿烂的文化遗存:八百里伏牛最美的山——尧山、总高208米的世界最高铜制立佛——中原大佛、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最大外击青铜铸钟——世纪吉祥钟、喷涌两千多年而不息的汉唐皇家温泉……随着丰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推广,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顶山逐渐被世人认识、发现,“山水鹰城、近悦远来”的旅游主题逐渐深入人心。
回溯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两个时间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开始起步;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平顶山建设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并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纳入“十二五”规划。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春天。
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建设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是平顶山市经过反复论证、科学研判后提出的,主要依据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市委书记陈建生表示,资源型城市很容易陷入“资源依赖陷阱”,必须把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综合竞争力优势。我们提出“三地一区”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三足鼎立”来提高综合竞争力优势。
市长张国伟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平顶山这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
其二,文化遗存、自然资源丰富。平顶山市是一个古地新城,山水风光优美,自然资源很有特色。据我省2004年的普查,我市有旅游单体资源4200多个,居全省第二位,而且旅游资源秉赋关联度高,特别是山、佛、汤有机组合,全国稀有。
其三,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其四,交通四通八达,去往景区的道路通畅便利。平顶山市地处中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县县通高速,到各个景区交通便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转型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独特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如同为鹰城旅游插上了“翅膀”,推动旅游业扶摇直上。
发展旅游,规划先行
发展旅游,规划先行。建设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后,平顶山市委托国内甲级旅游规划资质单位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10年通过终期评审,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开了先河。这一规划是平顶山市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尺”“路线图”和“任务书”。
接着,平顶山市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平顶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7月-2017年6月)》等文件。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支柱型接续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从宣传推广、游客招徕、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制定了奖励办法,由政府对促进平顶山市旅游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旅游经营管理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扶持。
“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今后3年平顶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服务、三年出形象,通过3年的努力,逐步健全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旅游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升,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旅游形象更加鲜明,为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旅游产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具体发展目标是:201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3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201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3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5亿元;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
此外,“三年行动计划”还确定了旅游空间布局——“两核带两翼”。其中,“两核”:市区城市休闲核心;鲁山山水观光、康体养生、山地度假核心。“两翼”:叶县、舞钢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宝丰、郏县文化体验旅游板块。以“两核”的率先发展带动“两翼”的快速发展,形成全市旅游产业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
这一系列规划政策的出台,为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平顶山市对旅游业发展投入的精力、财力、物力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不是仅仅停留在吆喝上、口头上,而是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政策,把旅游业当成了一个产业来呵护、培育,将旅游元素注入多个产业发展。
市委书记陈建生对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战略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多次到旅游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调研,指导工作。
市长张国伟也多次带队到境内外重要城市进行旅游展示,推介鹰城山水。
为使旅游业的发展更贴近群众,让群众享受到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开展旅游景点免门票活动,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全市实现旅游年票一卡通,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旅游的方便、快捷、实惠。
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色,平顶山市的工业游从无到有,出现了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平高集团、宝丰酒业、煤矿等工业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游线路。如今,平顶山矿山主题公园正在建设,预计3年内建成,将被打造成为集矿业文化、地质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矿山主题公园的建设,不仅能使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业遗迹资源得到保护和持续利用,而且能充分展示悠久的采矿历史和灿烂的地方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规划蓝图渐次展开,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平顶山市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推介力度,尧山-中原大佛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响了“中原大佛、神奇尧山、观音祖庭、近悦远来”旅游品牌和“山、佛、汤”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尧山-中原大佛景区被列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重点旅游区的成功典范。
平顶山市打造了山水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温泉康体养生游、佛教文化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中国名瓷探踪游、华人寻根祭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叫响了各具特色的曲艺文化、姓氏文化、碑帖文化、衙署文化等。如今,我市A级景区发展到18家,其中5A级1家、4A级5家、3A级9家、2A级3家。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平顶山市旅游产业也在不断壮大,旅行社发展到100多家,农家乐增至4000多个。
更为喜人的是,平顶山市旅游企业出现了产业集群式发展,诞生了两个比较大的旅游企业:天瑞集团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舞钢市二郎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已走出单一门票经济格局,形成了集观光、游玩、洗浴、餐饮、漂流、拓展训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模式,实力和影响越来越大。
- 平顶山: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 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2014/12/29 15:48:41
- 第五届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论坛在平顶山市举行 2014/12/17 9:54:32
- 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建设座谈会召开 2014/12/17 9:48:56
- 平顶山市旅游局积极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014/12/12 9:54:16
-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4/11/7 15:44:1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