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天鹅湖畔话天鹅》活动上线
http://www.hnta.cn 2014/12/16 16:25:3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冬日的三门峡,看白天鹅成为一种时尚,美丽的白天鹅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2014年12月11日下午,三门峡日报西部在线网络电视将访谈节目现场选在天鹅湖畔,邀请湿地公园管理处人员、天鹅研究专家、摄影爱好者、志愿者和观赏游客,畅谈对白天鹅的认知,表达对白天鹅的喜爱和祝福。
访谈嘉宾、天鹅研究专家高如意说:白天鹅属于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白天鹅的生活习性就是喜欢在大型湖泊、平缓的溪流、湿地环境生活。一般湿地环境的水深不超过一米,天鹅的头伸下去就能够取到食物,大天鹅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饲料,如谷物的种子、草籽、草根还有一些块茎类的饲料。目前在全球分布的天鹅种类主要有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黑颈天鹅还有疣鼻天鹅,目前在湖区能看到的有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疣鼻天鹅,黑颈天鹅在地理上的分布没有。当年的幼龄类的小天鹅每年的数量也非常多,幼龄类小天鹅就是今年的6月份,在遥远的内蒙或者外蒙繁殖的小天鹅,它的颜色发灰暗,没有那么雪白,有句话叫丑小鸭变白天鹅,就是说破壳而出的小天鹅是灰颜色的,没有光泽和雪白的羽毛,随着它年龄的增加,体型的增长,它的白羽毛才能出来,到了次年的6月份,它会换羽毛,羽毛换了以后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三门峡最早有白天鹅记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三门峡库区越冬的白天鹅数量每年都在递增,特别是到2000年以后,在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数量有几千上万只,为什么白天鹅喜欢到这个地方呢?主要是我们这里有湿地,有适合它们生活的良好环境,食物来源,民以食为天,天鹅也一样,正是有了丰富的食物,它才过来。每年在湿地,农民种的豆子,玉米、花生收割不干净,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为什么天鹅湖的天鹅每年都会增多呢?就是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补食,去年最高峰是2900余只,今年最高峰已经突破5000只。
访谈嘉宾、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李云锋说:对天鹅的习性研究,我们主要是跟北京的专家,国家林业部首席专家洪建民教授的团队合作,对天鹅的习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了解了天鹅在哪种环境下是最适合它的生长,每天我们还派出专人对天鹅的数量,生活习性进行详细的记录,做成天鹅日志,也就是从我们湿地公园成立到现在,我们每天天鹅的情况,都能通过我们的记录看出来,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研究,就得出了一些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白天鹅的一些措施,我们单位对保护白天鹅也是下了很大的劲儿,前段时间就保护白天鹅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讨论会,大家踊跃发言,一些非常好的建议,我们还要实施,比如在白天鹅栖息的范围内不能有鞭炮声和汽车的鸣笛,因为噪音对天鹅的影响也比较大。观看天鹅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有一些详细的讨论,经过这些讨论,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决心一定能够把天鹅保护好。
访谈嘉宾、三门峡市离退休干部谢天明提到:在拍摄白天鹅的过程中呢,发现很多的游人,缺乏对白天鹅知识的了解。有些游客也有对白天鹅有不太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们就和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的李主任、韩科长联系,我们想加入到天鹅湖保护白天鹅的活动中来,看行不行。我们这个想法得到了管理处的大力支持,首先我们集中了80多名同学在湿地公园管理处进行了培训,韩铁艳科长给我们讲了很多白天鹅的知识和保护白天鹅的常识,我们武装了头脑后,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拍摄白天鹅的过程中向游人宣传保护白天鹅的一些措施,给外地游客讲解有关白天鹅的有关知识,也获得了游人的好评,扩大了白天鹅的影响力。我们成为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首批义务宣传员,确实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白天鹅,保护好白天鹅,尽我们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的一份责任。
最后主持人张甜甜总结到: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为鸟类的天堂和白天鹅栖息越冬的温馨家园,保护白天鹅需要你我的参加,全社会的参与。
访谈嘉宾、天鹅研究专家高如意说:白天鹅属于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白天鹅的生活习性就是喜欢在大型湖泊、平缓的溪流、湿地环境生活。一般湿地环境的水深不超过一米,天鹅的头伸下去就能够取到食物,大天鹅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饲料,如谷物的种子、草籽、草根还有一些块茎类的饲料。目前在全球分布的天鹅种类主要有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黑颈天鹅还有疣鼻天鹅,目前在湖区能看到的有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疣鼻天鹅,黑颈天鹅在地理上的分布没有。当年的幼龄类的小天鹅每年的数量也非常多,幼龄类小天鹅就是今年的6月份,在遥远的内蒙或者外蒙繁殖的小天鹅,它的颜色发灰暗,没有那么雪白,有句话叫丑小鸭变白天鹅,就是说破壳而出的小天鹅是灰颜色的,没有光泽和雪白的羽毛,随着它年龄的增加,体型的增长,它的白羽毛才能出来,到了次年的6月份,它会换羽毛,羽毛换了以后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三门峡最早有白天鹅记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三门峡库区越冬的白天鹅数量每年都在递增,特别是到2000年以后,在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数量有几千上万只,为什么白天鹅喜欢到这个地方呢?主要是我们这里有湿地,有适合它们生活的良好环境,食物来源,民以食为天,天鹅也一样,正是有了丰富的食物,它才过来。每年在湿地,农民种的豆子,玉米、花生收割不干净,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为什么天鹅湖的天鹅每年都会增多呢?就是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补食,去年最高峰是2900余只,今年最高峰已经突破5000只。
访谈嘉宾、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李云锋说:对天鹅的习性研究,我们主要是跟北京的专家,国家林业部首席专家洪建民教授的团队合作,对天鹅的习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了解了天鹅在哪种环境下是最适合它的生长,每天我们还派出专人对天鹅的数量,生活习性进行详细的记录,做成天鹅日志,也就是从我们湿地公园成立到现在,我们每天天鹅的情况,都能通过我们的记录看出来,通过对日志进行分析研究,就得出了一些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白天鹅的一些措施,我们单位对保护白天鹅也是下了很大的劲儿,前段时间就保护白天鹅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讨论会,大家踊跃发言,一些非常好的建议,我们还要实施,比如在白天鹅栖息的范围内不能有鞭炮声和汽车的鸣笛,因为噪音对天鹅的影响也比较大。观看天鹅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有一些详细的讨论,经过这些讨论,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决心一定能够把天鹅保护好。
访谈嘉宾、三门峡市离退休干部谢天明提到:在拍摄白天鹅的过程中呢,发现很多的游人,缺乏对白天鹅知识的了解。有些游客也有对白天鹅有不太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们就和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的李主任、韩科长联系,我们想加入到天鹅湖保护白天鹅的活动中来,看行不行。我们这个想法得到了管理处的大力支持,首先我们集中了80多名同学在湿地公园管理处进行了培训,韩铁艳科长给我们讲了很多白天鹅的知识和保护白天鹅的常识,我们武装了头脑后,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拍摄白天鹅的过程中向游人宣传保护白天鹅的一些措施,给外地游客讲解有关白天鹅的有关知识,也获得了游人的好评,扩大了白天鹅的影响力。我们成为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首批义务宣传员,确实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白天鹅,保护好白天鹅,尽我们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的一份责任。
最后主持人张甜甜总结到: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为鸟类的天堂和白天鹅栖息越冬的温馨家园,保护白天鹅需要你我的参加,全社会的参与。
作者:李鹏 通讯员:梁白梅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彦英夜话》纵论“三门峡之魅” 2014/12/15 11:14:01
- 40多位摄影名家走进“天鹅之城”三门峡 2014/12/15 10:58:34
- 我省出台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2014/12/12 14:48:17
- 省考核组赴三门峡市验收省级“平安景区” 2014/12/11 16:22:00
- 白天鹅引爆冬游三门峡旅游热潮 2014/12/10 9:26:36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