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开封游子由衷感叹——美丽故乡 令人自豪
http://www.hnta.cn 2014/9/11 9:43:4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核心提示

    从旅游带动到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再到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文化成为开封发展的先导和旗帜。随着“三城联创”工作的开展,从市容市貌到市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系列文化产业项目的打造到文化园区的异彩绽放,古城在文化的东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发展中的开封,令市民欣慰;美丽的故乡,令在外的游子感到自豪和骄傲。

    文化为魂 美名传扬

    “这次回家,开封大变样。”9月9日,从深圳回到家乡的王春雨真挚地说。王春雨是一名医生,这次回家准备考取相关医师资格证,在备考的这段时间,王春雨特意在市里转了一圈。对于在外的游子,尤其是像王春雨这样关注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游子来说,是一次十分值得珍惜的机会,“非常棒!”王春雨的评价简单而中肯。

    从旅游带动到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再到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文化成为开封发展的先导和旗帜。八朝古都开封正唱响文化之美,传递文化之韵,释放文化之力。

    在洛阳读书的许文,家住集英街,经过一个暑假的观察,她对记者说:“开封虽然比洛阳小,但文化底蕴十足。尤其是近几年很多与文化有关的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比如两岸有宋词乐舞、弦子等乐器表演的御河,书店街和鼓楼街古色古香,鼓楼复建更是让开封扬名。”许文笑着说,如果有同学想旅游,她都会建议他们来开封,不仅与洛阳相距很近,而且确实值得一看。

    “开封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脸上有光彩,心里很激动。”在武汉工作的开封人陈女士对记者说。陈女士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由于回家不便,她只能通过网络关注家乡的变化。陈女士最喜欢看电子版的《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也很热衷参与论坛里的话题讨论。“对于在外工作的我来说,家乡面貌的不断改善和旅游好去处越来越多,是我感到最开心的地方。”陈女士笑着说。

    “中秋假期,我带着几个朋友来到咱开封人的待客厅——小宋城,这里不仅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开封小吃,还有小桥流水、蓝天白云,更有河南坠子和富有民俗特色的表演,让我在朋友面前倍儿有面子。”在郑州工作的张先生激动地说。当张先生了解到小宋城内有一家面馆一天的营业额高达万元时,他十分感慨:“开封作为八朝古都,让文化深深扎根在市场这一肥沃的土壤中,把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了经济硬实力,相信开封的美名会传得更远。”

    不遗余力 宣传开封

    “在与朋友闲聊时,我都会尽可能多地宣传家乡开封,力所能及地为宣传家乡做点事。”采访中,王春雨认真地对记者说。王春雨工作之余,还爱好摄影,在参加各类摄影比赛时,王春雨的作品不少题材都来自家乡开封。身在外地的王春雨时刻关注开封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为《铁塔光影秀》提了不少建议,做成PPT送给相关负责人。对于家乡的发展,能帮上的我一定会帮,更会不遗余力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王春雨表示。

    随着开封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少身在外地的开封人越来越多地听到开封的好消息。“在深圳,很少见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开封与深圳相比,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她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王春雨说。这句话,反映了大多游子的心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心中始终有一块柔软的地方,住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

    9月10日上午,来自开封县的侯先生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作为开封人,对家乡的怀念自不必说,这也影响到了我个人的行为,每次与人们谈起旅游,都不忘欢迎他们到开封来。”侯先生说,农历新年时开封有庙会,元宵节时有灯盏,清明节时举办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端午节时有主题文化周,金秋十月有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可以说,开封一年四季都有文化活动。再加上精彩绝伦的《大宋·东京梦华》和近几年新推出的《千回大宋》《银基O秀》《忠烈千秋 杨家将》《岳飞枪挑小梁王》等一系列演出,开封无时无刻不在给人带来惊喜。”侯先生笑着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在外地工作、求学的开封人来说,宣传开封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开封旅游这一话题越来越热。同时,不少游子表示,除了“一河两街三秀”、七盛角以及龙亭、铁塔之外,守望阁、珠玑巷和开封东京极地海洋馆等也在推荐之列。“我更注重让大家了解开封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存。”许文笑着说,开封城墙、古州桥遗址、孟子游梁祠、刘青霞故居、宝珠寺、繁塔、文庙、乐观街田家大院等等,开封的悠久历史,不是书本上的,而是可摸可触的。“以至于不少同学来开封,不再奔着景点去,反而让我带着钻胡同穿小巷,寻找散落各处的文化遗存。”许文笑着说。

    美丽开封令人自豪

    如今的开封,是一座文化元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城市,“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的新宋风城市风格已征服了四海宾朋,更令开封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开封城墙内城市格局、街巷肌理保存完整,城区内分布着大量文物建筑,这不仅是城市文脉的延续,更让开封成为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馆。“近几年,开封对鼓楼进行了复建,对书店街和鼓楼街两条历史商业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翻看着网上一组组图片,我在这里找到了记忆中的乡愁和回家的感觉。”50多岁的许先生说,“开封的发展,令我自豪。”

    “好久不回来,一回来发现开封大变样!”在外地求学的开封人李艺激动地说。李艺家住开柳路,以前的开柳路两旁都是木料市场,一刮风都是土和木屑,卫生状况十分恶劣。“生活垃圾乱倒、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李艺说,“可这次回来我惊喜地发现,木料市场搬走了,道路干净了,路边的环卫设施齐全了。更重要的是,附近居民都自觉维护环境。不得不说,创卫让开封更美丽。”

    开柳路只是创卫的一个缩影,纵观全城,“三城联创”工作的开展,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维护,天更蓝、水更清、草木更青翠、花朵更鲜艳,市民的文明素质也明显提升,“这样的开封会越来越美丽,我坚信。”李艺说。

    采访中,这些身在外地的开封人谈起家乡,满满的都是激动。他们纷纷表示,美丽的家乡,令他们感到自豪、骄傲。相信开封会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发展和“郑汴一体化”的机遇,发挥文化特长,做好旅游文章,在迈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道路上有力前行。
作者:安娟娟 通讯员:单佳伟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