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开封,一座被历史和记忆尘封了许久的城市,几经朝败兵败,几经水漫城池,虽然“八荒争凑,万国成通”的繁荣不复,但情怀依旧。心在,力就在,只在等待这样一个时代,开启历史尘封,还我“启拓封僵”气概。2014年7月,蓝海电视采访到了现任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一场关于揭开开封文化发展的话题,让我们感受了一种只有开封才有的“气概”。
开封,追逐梦想的地方
“一座清明上河、扬名天下的城;一座菊香荡漾、芬芳中国的城;一座亲切温润、碧波荡漾的城;一座持续发展、快速崛起的城;一座宋韵彰显、宋风流淌的城。”如果猜谜语说出一座城市,相信很多人毫不犹豫地说出她的名字,——开封,“清明、菊花、宋代”可以让很多人迅速产生联想,当然这个段子也并非什么谜语,它是开封现任市委书记祁金立的真实的工作感受。的确,曾经《清明上河图》给了全世界一个美轮美奂的城市梦,这个梦在今日的开封变得更加真实,用祁书记的话来说,“这里是一个可以寻找梦想的地方——世界的梦,中国的梦,每个人的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追寻梦想,一定要追古溯今。迄今为止,开封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先后有夏、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在北宋(960—1126年)时期盛极一时,开封城廓宏伟,风光旖旎,交通发达,商贾云集,万国咸通……一幅《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开封城景象让世界惊讶!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苏轼、李清照等均写过赞美开封的诗赋。
祁书记把对开封的感受概括为:王气、大气、文气、灵气、和气,认为开封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王气,是皇城根下遗风十足;大气,是城市从容、安然的生活样子;文气,是一砖一瓦皆文化;灵气,是一城宋韵半城水;和气,是开封人举手投足显绅士。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梦想之城,曾经历经磨难。北宋之后,南宋迁都,政治中心离开了开封;而多次的黄河水泛滥,开封城多次被淹;清朝时,又遭受战争的破坏……经历了一轮轮的来自政治、经济,有形的、无形的摧残后,开封渐渐失去往日繁盛,成为废都。据悉,开封人口少时曾经只有二、三万。民国时渐渐恢复元气,而1954年又经历了六十六万人迁省会到郑州……开封好象被遗忘了——古街道、公共设施、极其落后,城市管理曾经显得没有章法……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开封没经历大规模的建设,这反倒成全了这座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地方像开封这样,一次次失去家园,又一次次在原址站起来,千百年来,始终中轴线不变。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革故鼎新的精神,也正是开封文化经历了千年风霜仍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的重要原因。”祁书记说。而这一精神为开封今天的发展外向型经济赋予了文化朝气,文化成为开封手里一张好牌。
文化,梦想追逐的基础
要想再造“世界梦想之城”,只有梦想还远远不够,为此,开封市也进行了“五大攻坚战”战略部署,其中的一个战略部署就将开封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祁书记说:“城市要转型,资源也要转型。”开封文化具有与不同文化来源相互交流融会的特性,这不仅标志着开封文化体系走向成熟,也是开封的有利资源。具体来讲,就要通过塑造古都城市发展的模式和轮廓,盘活底蕴,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一个大平台,所以,用文化的雄起提振信心,拉动经济,用人文素养彰显开封品位,用文化品牌打造开封新形象。
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评论版首次以中文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Gloryisasephemeralassmokeandclouds”,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介绍开封的历史,对比开封今昔,再次将千年文明的开封推向世界。开封作为宋朝国都汴京(东京),不仅是当时中国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面积最大的都市,“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堪比今天的纽约。
时代背景的呼唤,使得开封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有了更多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国人在享受由物质文明带来的丰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被提上日程。国际上,各国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影响日趋凸显。而国内社会正进入转型期,软实力建设急待得到提升,第三产业成为中国战略发展重点。祁书记告诉记者:“我们建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具备了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建筑、文化与景观的全方位融合的优越性。这是我们正逢其时的崛起愿景,是我们转型发展的增速器,也是我们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宋韵彰显、亲切温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成为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基本理念。宋韵彰显,就是开封的底色,神韵,骨肉,因为宋文化滋养了开封的血脉。亲切温润,是开封的气象,开明、柔和,因为一城碧波滋润了开封的个性。外在古典,就是开封的符号,视觉,色彩,因为八朝古都的厚重积淀。内在时尚,就是开封的创意,活力,创造,因为古城重现辉煌的梦想激发了每个人。祁书记解释说:“这个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致力于宋文化的还原呈现、文化的整合迸发、宋文化的传承创新。打造富有开封特色、开封风格、开封气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民众,梦想推动的力量
但是,面对一城宋韵,一城遗产,如何把文化这张牌打得出神入化?如何打成赢局、打出精彩?祁书记认为:“真正的城市建设不应该是形象工程,而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文化工程。在开封,建设城市,就是建设文化,就是呈现《清明上河图》的神韵,就是在留住我们文化的根。”这个根在于民间。
前面,我们看到了市政府在建设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理念和思路。但真正深入民心并不容易,只有民众对于理念有真正的理解和执行,才能体现在整个开封城的面貌上。所以,正如祁书记所说:“建设城市,我们关注人,‘以人为本’是另一条主线。”固然,曾经因为落后,开封人焦躁过,但是他们仍然是传承历史的主角,是开封发展的核心,是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基础,是“世界梦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祁书记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打造适合居住、符合百姓心愿、造福百姓并为老百姓提供发展的城市。”
一般来讲,城市发展的容积率水平高低代表了城市用地的强度,决定了这座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少。在香港,这一系数是1.2,中国多数城市是1.5。但在开封新区,这个数字达到了2.0,公共绿地甚至占到50%。据悉,在现有经过审批的房地产项目中,城市发展容积率水平均保持在1.8左右。一个宜居城市,“人”应该占有突出的位置。
鼓楼和夜市的重建和保留则体出了顺应民意、符合民愿意。“鼓楼”并非仅仅指一栋建筑,而是与开封夜市、古街道一样,代表了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对于这座城市的依赖和习惯。鼓楼赋予了开封人一种中心情怀,一种声震天中的气魄。但鼓楼曾经被烧毁,一直未能重建。一位家住鼓楼附近的市民曾说:“如果这辈子看不到鼓楼,将是我们家几代人的遗憾。”当2013年鼓楼被重新建起来时,它已经不仅是一栋建筑的重新矗立,而是让老百姓的心再一次“鼓”起来原动力。
鼓楼是一种中心象征,夜市却是实在的草根文化,它发自民间,成于民间,长于民间。夜市起因于北宋的“解除宵禁”,曾经被《生活周刊》评为影响人类生活的大事之一。据悉,目前开封有大小夜市有36个,成规模的17个,开封人已经习惯晚饭去夜市吃小吃。夜市不仅融入当地老百姓生活,也是一种历史传承,代表了一种时尚,是开封的名片。
除了鼓楼和夜市,还有很多历史传承在民间滋养。即使它们曾经被“遗忘”,但是它们就在那里,就像曾经生活在皇城根底下的开封人,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数经磨难,但他们仍在那里。祁书记感慨道:“近几年,开封变化很大,陆续经历了三轮车整治,规范养狗,厕所改换等治理难题,也见证了书店街、鼓楼、御河等工程改造与新建,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进步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上——从历史建筑修缮、再到历史文脉渐晰,开封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体现。”如何在保留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百姓的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的确是个不小的民生的难题。
据悉,在开封夜市是否取缔的争论中,深谙中原文化的祁书记为保留夜市据理力争;而在进行御道河沟改造时,他无意中的一句“有御道为什么不能有御河?”成全了今天开封新的河道景观。没错,“以人为核心”不仅仅是要有相关人脉的通融,更需要“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与成全,是多方面的相通相促。
而运用市场手段是“关注人”的另一种体现,可以更好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给百姓造福。这主要体现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如今,开封已经产生几家大型的文化企业,如迪臣,玉法等。据介绍,各家企业负责人都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重视文化本身的发展。而鼓楼、夜市的开发与发展都是这种方式运营下的产物,是开封文化资源与市场合作典范。
但祁书记认为,开封文化资源与市场结合还刚刚起步,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可以充分依托国家级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营造全城一韵的发展蓝图,挖掘取之不竭的文化金矿藏,吸引一些大型产业实体,使开封成为文化产业的研发地,文化商品的集散地,文化人才的集聚地和文化艺术的展示地。
在开封市自身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正在搭建通往外界的渠道。作为客家人的故乡,2014年的客户所大会将与第32届菊花节同期举办,这是开封历史上少有的一次文化盛宴,将会给开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据悉,本届世客会的主题是“开封让客家人圆梦”,圆客家人寻根的梦。客会期间,将开展一系列精彩活动。比如“圆梦”盛大开幕式、“常回家看看”闭幕式等等。世客会的举办,是一次让开封从珠玑巷里重新走向世界的舞台,而世界也将重新解读开封。
“城市”,值得期待的风景
近年来,在建设构想上,在充分挖掘开封文化内涵及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封人正在文化融入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自身个性。体现出“古典与时尚”兼具:老城重现的景致与历史文化底色浑然一体,使城市产生无穷美感和内涵,成为开封文化原生态型的一个样板名片。因为文化的持续创造,老城呈现出一城宋韵,新城则是一城蓬勃,老城新城互为给力,交相辉映。
提到未来,祁书记说:“开封的历史给了我们一种紧迫感,要求我们把开封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保护得更好、繁荣得更好。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向往开封,让开封对境内境外旅客有着一种可持续的寻梦的吸引力。”看来,那幅《清明上河图》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风景。
- 《鉴史问廉》在汴拍摄 2014/8/20 15:18:10
- 开封市政协领导调研智慧旅游项目 2014/8/20 10:10:29
- 开封市旅游行业开展平安开封建设宣传工作 2014/8/19 15:44:35
- “两区”建设大潮涌 古都开封正扬帆 2014/8/19 15:16:59
- 全球最大水上乐园落户开封 2014/8/15 17:36:3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