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开封市领导:发挥文化优势 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http://www.hnta.cn 2014/6/5 15:57:3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地处中原核心的河南开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促进中国与欧亚各国的物质文化交流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如今,面对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封市又将以怎样的定位融入“丝路经济带”?开封市长吉炳伟在接受中国外文局与中国市长协会的采访时表示,开封要走的是一条“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


    古代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对沿线地区、民族的文化融合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吉炳伟市长认为,“物质交流中伴随着文化交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是文化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会促进贸易交流和物流发展,同时也必将给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

    吉炳伟市长说:“经济是一种硬实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文化一旦发展成产业,就可以转化为硬实力”。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文化产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5%,英国10%,日本7%,而中国只有3%,其中河南省仅为2.26%,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作为古城的开封,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5.5%,远远高出全国水平,文化产业在开封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吉炳伟市长强调:“开封一定会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唱好文化这台戏”。

    八朝古都的文化优势


    开封是中国历史上的八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开封在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上是毋庸置疑的,汴京作为北宋时期最繁华的大都会,体现了完整的北宋文化。闻名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繁荣景象的历史见证。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都与开封密不可分,另外书法、绘画、民俗、戏曲、诗词等也都在北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并通过古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同时,外来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正是基于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时,开封没有像大多数城市一样把重点放在商贸合作上,而是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之路。吉炳伟市长表示,开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文化,它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于开封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吉炳伟介绍,开封的文化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一脉相承、没有断带。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书对宋代汴京的城市风貌、建筑细节甚至每一条街道和店铺都有详细记载,文化的可追溯性、可传播性强。开封市围绕北宋所开发的每一个文化项目都有确凿的史料可查。例如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的原型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开元酒店的金明池依照的是张择端的另一幅画《金明池争标图》;开封重建的每一个城楼都是依照历史流传下来的图纸,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古城原貌。

    吉炳伟市长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势必是文化的传播带,我们完全可以依托它来传播中原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了开封新的机遇,将我们的文化再次与外界交流”。

    推动文化产业化 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宝藏,如何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就成了开封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封市拥有1945处名胜古迹,其中139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其中部分已经入围。开封市在古城改造过程中,强调既保留古城的历史风貌、又要在交流中不断创新。

    吉炳伟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了开封很好的机遇,使中原文化走出去,西方文化引进来。实际上开封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近年来在清明上河园举办的木偶节,秋千大赛等就吸收了很多外来元素,同时开封杂技团也常年赴世界各地演出。2013年开封还与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以色列莫茨金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吉炳伟市长亲自率团赴以色列进行了友好访问,双方将在旅游、古迹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吉炳伟市长强调,文化产业化将会成为开封市很大的经济增长点,开封市“文化、商贸、旅游”一体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以大型实景歌舞剧《大宋:东京梦华》为代表的文化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而被喻为“开封人待客厅”的小宋城则成为游客体验开封特色小吃和民俗艺术的首选地。政府将这些文化产品旅游化,用商业方式运作并提供一定的支持,使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交流融合,促进了产业互动。

    今后开封市还将继续会立足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化,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作者:网易 通讯员:杨馥菡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