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三门峡市:节会巧搭桥 商贸唱“欢歌”
http://www.hnta.cn 2014/5/21 15:51:0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第20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洽会开幕前夕,一位外地记者先期来到三门峡,他在市区参观一番后连连称赞:“三门峡市区面积不大,却有丹尼斯、大中海、华润万家、义乌商贸城等商业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城南正在兴建的商务中心区气势恢宏,建设如火如荼,这真是一座魅力十足的商贸城。”

    那么,三门峡商贸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许多初到三门峡的外地朋友都会有相似的疑问,每当此时,三门峡人都会自豪作答——这都是黄河旅游节的功劳。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历届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黄河旅游节,并将其作为促进我市经贸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下面一组数据足以证明黄河旅游节给三门峡带来的丰厚回报:

    1992年,首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国内外经贸代表200余人参加节会,共达成对外合作、合资协议和意向54个,总计金额3.5亿元;

    2004年,第10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经贸组共接待国内外客商701人,签订合作项目和产品购销合同20个,总成交金额35.5亿元;

    2013年,第19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迎来新的机遇,搭上了第8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博会)这个大平台。本次节会,参会经贸客商达1704人,签约经济合作项目61个,投资总金额461.8亿元。

    不难看出,随着黄河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三门峡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而且招揽了滚滚财源,为三门峡经济发展不断注入鲜活动力。

    “客商从参观考察到谈判签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旅游节是邀请客商前来考察的绝好良机。近年,每年旅游节期间到我市参加经贸活动的客商都在1000人以上,签约金额也呈逐年递增之势,这些和旅游节提升城市知名度有很大关系。”三门峡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周光逸说。

    近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三门峡“大商贸”得到快速发展,每年黄河旅游节期间,都有一大批商业项目落地生根。三门峡市民对此有着切实感受,以湖滨广场为中心的商业核心圈,随着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华润万家、肯德基和七海物流等一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相继入驻,商贸区域渐成规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其中,占地约40亩、总投资15亿元的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是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置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场所,建成后,将带动投资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去年4月18日,位于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的丹尼斯百货开业迎宾,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其中20%来自河南省外,大大提升了三门峡的商贸品牌。

    与此同时,在初具规模的金三角物流园区,3000吨级煤炭物流中心、果品冷链、汽车、建材等大型物流、仓储配送设施物流园区正加快建设,目前已入驻企业18家。随着投资超过20亿元的金三角建材物流港等大型物流项目建成投用,三门峡将确立黄河金三角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

    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商贸和旅游一向是三门峡经济发展的短板。现如今,它们却成为三门峡现代服务业中互促共进的“孪生姊妹”。近年,三门峡“大旅游”发展快速,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为商贸服务业带来持续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谈及旅游促进三门峡“大商贸”发展,三门峡市政府一位重要领导说,今后要继续打造黄河旅游节这一名片,在提升品牌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大旅游”中蕴含的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以旅游促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打造商贸旅游文化名城。

    又是一年旅游节,八方宾朋再聚首。我们坚信,三门峡以旅游节带动大商贸发展的格局,将会再次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夏泽辉 通讯员:梁白梅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