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走进许都大剧院,走上三国文化大讲堂的讲台,给许昌的广大“粉丝”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做大做强,更要做长——简论曹魏政权的兴衰》。
王立群教授沿袭一贯的演讲风格,用形象的比喻、网络热词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他将《百家讲坛》倡导的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巧妙地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活泼风趣的语言收获了全场阵阵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坦诚面对观众,坦言演讲体会“讲三国史最容易火”
当天15时30分,69岁的王立群身着黑色正装、面带微笑走上主席台。他用轻松诙谐的语气,娓娓打开了话题。
王立群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三国这段历史风云变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能为人们所熟悉。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的途径有很多,有的通过文学作品,有的通过影视作品,还有的通过电子游戏。所以,这段历史容易讲活,也容易被人们接受。“《百家讲坛》栏目从2001年7月开播至今,主讲人很多,但能被人记住的很少,这与个人演讲的感染力和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剖析深度有关。我认为,讲三国史最容易火。”
纵观封建历史,评点历代王朝 “做大做强不如做长”
王立群把封建王朝分为两大类:长周期和短周期。“存在200年以上的为长周期,例如汉朝和宋朝;存在200年以下的为短周期,例如秦朝和隋朝。”王立群说,曹魏政权很短,只存在了大约45年。为什么曹氏政权会迅速瓦解?他把原因归结为两个。第一,曹操虽雄才大略,但始终不肯称帝。对此,史学家的一种观点是,曹操以“汉室忠臣”自居,怕称帝毁了自己的名声;另一种观点是,曹操当时实力还不够强,不足以废黜献帝新建王室。而曹操不肯称帝,无形中影响了曹氏政权根基的稳固。第二,“帝国制度”是最大的“死穴”。世袭制的弊病是不可能绝对保证皇帝素质的优化与崇高。曹操之后,曹魏政治集团“掌门人”一任不如一任,最后只能任由司马炎代魏称帝。“魏、蜀、吴三国都做过统一梦,都在努力做大做强,但是想做长不容易。历史告诉我们:做大做强不如做长!”王立群总结道。
曹操何以成功?不仅重利益更重道义
“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大平台”
三国乱世,“乱世出英雄”。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谈曹魏必谈曹操。为什么曹操能被人们记住?王立群分析,首先,曹操的贡献远远高于代汉自立的曹丕;其次,曹操独具个人魅力,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大平台,顺应了历史潮流,注定是一个被历史记住的人物。
曹操能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等彪炳史册的辉煌战绩,在于其把历史“大平台”与个人创造的“小平台”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仅重利益更重道义。
王立群认为,想做成一番大事,必须要有旗帜,懂得把道义作为旗帜,才能团结和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干事业。
“汉末大乱,黄巾起义动摇了社会基础。曹操起兵时还只是一小股力量。他亮出‘讨伐汉贼’的口号,单军独进,虽然大败而归,但是显示出了他的胆略和道义精神。”王立群说,曹操把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的政治策略就是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号令四方”,以汉献帝和朝廷正统的名义开展讨伐各地“诸侯”的工作,占领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进而赢得了民心。
“汉相”还是“汉贼”?畅谈印象曹操
“曹魏集团中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只有曹操”
一直以来,曹操以“白脸”形象出现。很多人认为,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种说法对不对?
“其实,曹操的形象在宋代之前是属于正面的。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质的变化,民间尊刘贬曹趋向被定格。”王立群说,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三国演义》惹的祸;而从本质上分析,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起作用。封建伦理中没有选举,主要讲纲纪伦常,讲君臣父子,泾渭分明。曹魏集团以禅让之法代汉自立,足以让人诟病其奠基人曹操。
“但事实上,就文治武功而言,曹操无疑是个大英雄。”王立群说,人们可以忘记曹丕,却忘不了曹操,因为曹操的贡献更大、更突出,甚至横跨千年岁月而为人们所铭记和追忆。一个人真正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时间是短暂的,大约只有20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代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大平台,能抓住不容易。曹魏政权很短,但曹魏集团中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只有曹操。
传承三国文化,建议“三坛”并重
“讲坛、论坛、剧坛并重,且坛坛都要有好‘酒’”
2007年5月31日,王立群和著名学者易中天一起做客许昌,面对面畅论三国文化,并被授予许昌市“荣誉市民”;2010年4月27日,王立群再次莅临许昌,给“粉丝”们带来了一场《曹操形象的历史演变》专题讲座;2014年4月28日,王立群第三次登上三国文化主讲席,给许昌的老朋友献上了一道三国文化大餐。
谈及对许昌的印象,王立群用两句精辟的话语点评:“(三国文化周)一届更比一届强,(许昌的城市发展)一年更比一年好。”
许昌作为三国文化之乡,在研究、继承、宣传曹魏文化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王立群略加沉思后说:“曹操生于亳州,葬于安阳,建功于许昌。这3个城市中,我认为许昌在宣传方面做得最好。许昌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三国文化。下一步,许昌借助文化这一媒介开展城市宣传时,需要注意‘三坛’结合,讲坛、论坛、剧坛并重,且坛坛都要有好‘酒’!”
主持人介绍,王立群教授讲出了“奸雄”曹操的道义,也讲出了“信用”——此次他是带病前来,上午还在住院治疗,下午坚持与大家分享交流。
- 许昌市第八届三国文化旅游周隆重开幕 2014/4/29 15:07:23
- 第八届三国文化旅游周许昌旅游推介会昨日顺利召开 2014/4/29 11:23:33
- 许昌旅游商品放彩2014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 2014/4/28 13:40:06
- 许昌市“骏景杯”旅游商品展销会暨旅游商品大赛圆满闭幕 2014/4/28 13:29:41
- 许昌第八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亮点速览 2014/4/28 8:27:3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