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宋韵春色 赏盛世清明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回眸
http://www.hnta.cn 2014/4/15 14:53: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核心提示
清明是一杯醇酒,我们尽情啜饮;清明是一壶香茗,我们尽情品尝。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以展示“宋韵清明、美丽开封”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民俗文化和群众参与,把弘扬文化、宣传开封、促进招商、带动旅游贯穿始终,清明文化节各项活动更加精彩、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连续6年清明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清明文化在开封不仅得到了很好传承,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和弘扬。上升为国家级节会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成为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亮丽名片,在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中显示出独特魅力和旺盛活力。
文化活动精品荟萃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于3月28日至4月14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办,为期18天。
随着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省领导赵素萍、王保存、高体健,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市长吉炳伟共同启动水晶球,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拉开大幕。本届清明文化节安排四大类活动,其中重点清明民俗文化及招商活动12项、重大文化旅游演艺剧目7项、开封特色文化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7项、群众文化活动23项。
今年清明文化节围绕清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展示踏青、祈福、敬先贤、颁新火等北宋时期清明民俗文化。在“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表演中,由我市艺术家精心创作编排的音诗舞《花信到清明》、合唱《春和景明》、情景表演《新火耀九州》、祭拜仪式《追思百代贤》、舞蹈《清明踏青》、民俗表演《宋风宋韵》、歌舞《闹清明》等节目,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充分融入了盘鼓、秋千、高跷、木偶戏等数十项民俗元素,将浓郁的宋风宋韵生动传神地演绎出来。
着宋装,游宋城,一派宋韵悠扬,清明踏春大巡游是清明文化节一个华彩乐章。今年的大巡游规模较去年更大、参加人数更多、节目更加丰富。参加大巡游的人员也由主要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扩大到外省、市的宋装爱好者,有1300多人。大巡游有赵匡胤、包拯、杨家将、岳家军、大臣及衙役形象展示,盘鼓、马队、高跷、梵乐、武术、中原汉服展示,宋词朗诵、“倾城计划”志愿者宋服方队等表演。今年最大的亮点是花车巡游,小宋城、龙亭公园、中国翰园、天波杨府、铁塔公园等单位制作了5辆精美的花车。
中国木偶展演大赛、全国国际标准舞公开赛、2014中国(开封)旅游文化产业交易会、大型旅游产品和服饰文化博览会、第二十二庙东京禹王大庙会、清明文化节杂技专场晚会、清明文化书画名家作品展……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大餐韵味无穷,文化馨香沁人心脾。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搭清明文化台,唱经济贸易戏。
增强经济硬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开封发展的两块基石。我市依托清明文化节,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助推了开放招商,带动了文化旅游,提升了城市形象,带来了“聚宝盆”效应。
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精心组织了“闽粤客商进开封”活动,诚挚邀请全国广大客商到开封洽谈合作,对接项目。通过组织客商参与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增强客商对开封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广大客商把握这片沃土的无限商机,共创开封崛起的宏图伟业。
节会期间,开封市还组织了经贸、文化、旅游等一系列项目考察、洽谈、推介及签约活动,促进和推动更多商界精英来开封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在“闽粤客商进开封”活动中,全市共邀请客商176人。其中,各县区邀请客商141人,市直单位邀请客商35人;国内外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以及知名品牌企业22家、32人。
在4月2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闽粤客商进开封”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全市共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326.0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97.85亿元;商业项目6个,总投资58.56亿元;文化旅游项目1个,总投资8亿元;物流项目2个,总投资4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31.8亿元;房地产项目9个,总投资80.8亿元。
“古都开封,游客爆棚”是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引人注目的景象,各大景区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餐馆、饭店一座难求。海内外游客争相领略宋韵悠扬的如画美景,享受开封清明文化的无限乐趣。
开封清明文化节作为国家级节会品牌,正以其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为开封带来了滚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唤醒、激活了沉睡的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奇葩朵朵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故乡,《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清明节前后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作为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留住了文化,留住了民俗,留住了乡愁,处处是民俗文化繁荣发展的“苗圃”和“花园”。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着眼于提升和挖掘开封民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千年民俗的别样风情,民俗文化绽放朵朵奇葩。
盘鼓、马队、高跷、梵乐、武术、彩车、轮滑、抛沙袋、旱船、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异彩纷呈,令人叫绝。
包公颁新火、踏春巡游、清明赠柳、宋词乐舞、非遗展演、特色美食、斗鸡、斗茶、抖空竹、放风筝、玩蹴鞠、推铁环、虹桥情景再现……千年民俗的别样风情,千年延续的文化根脉,让开封的清明文化独具魅力,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内的民俗绝活表演,如鞭技、钻火圈、气功喷火、女子马球、踢毽子、跳绳等让游客大饱眼福。身着宋装的女子、少年结伴郊游、踏青、玩耍、嬉戏、插柳、荡秋千,朝气蓬勃,意蕴悠远。汴河盘鼓队在岸边敲鼓呐喊,艄公齐声喊号,纤夫拉船,停靠交易;桥北草编、糖画、吹糖人、签字、切糕、制酒等小商小贩南来北往;桥南花轿、牛车、马车、羊车、骆驼、武大郎货郎、卖艺者等穿梭其中;桥西盘鼓队、高跷队你呼我喝,桥上戏剧演员、水傀儡演员等流动穿行。
河湖边、道路旁,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棵棵杨柳是清明时节最清秀的风景。在传统民俗信仰中,插柳和戴柳表示赐福驱疫、祈求平安。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铁塔公园等景区赠送的柳帽成为富于文化内涵的节日纪念品。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杨柳好比一坛埋藏在地下的陈年美酒,让人越是细细品味,就越觉得有味道。
转型升级绘就新篇
精彩的文艺展演联袂亮相,让人恍若走进千年前的清明画卷。
在巩固提升“一河两街三秀”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一批新的文化项目建设铿锵前行,亮点频出,让文化活力竞相迸发。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提升,场景更加美轮美奂。铁塔公园推出的“铁塔传奇”光影秀演出以及清明文化节杂技专场晚会等系列文艺展演更为今年的清明文化节增添了精彩的看点。建设中的珠玑巷、守望阁为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服务,双龙巷等文化项目正在跑步前行。
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铁塔光影秀揭开神秘面纱,盛装面世。铁塔光影秀运用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水幕电影、激光造型等手段,通过香雾等机械手段,以空灵圣洁的主题音乐为背景,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超级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感悟佛学的智慧。业界专家称铁塔光影秀为“中国第一光影秀”。
御河打造的精品水上宋式古典婚礼,还给人们一个浪漫的千年之梦。着宋式婚礼装、头戴红盖头的新娘羞答答,在红娘、亲眷簇拥下缓缓踏上船头的红地毯,登上了喜船。龙亭湖上,大宋皇帝为新人赐婚降福。新人拜天地、喝合卺酒、跨马鞍、跨火盆尽显传统婚礼精髓。蓝天下,碧波上,水天共鉴,新人心心相印,共结水上鸳盟,将这一幸福时刻化为永恒。
这些都是开封文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也为开封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活力。
今年清明文化节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控制活动规模,简化接待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办成了一届节俭务实、凝聚正能量、展示新气象的清明文化节。
慎终追远明心励志
慎终追远、寄思先贤是清明节的民风厚德。
今年清明文化节我市组织了一系列祭祖敬贤缅怀先烈活动,共同追溯清明的渊源,寻觅先贤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事迹,祈愿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运昌盛。
朱仙镇岳飞庙开展了纪念岳飞活动,中国翰园祭轩辕黄帝,禹王台公园祭大禹,天波杨府孝严祠祭杨业,包公祠祭包拯,社会各界开展了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刘少奇、纪念革命先烈等一系列活动。
年轻的岳飞披挂上马,雄赳赳,气昂昂,一杆沥泉枪舞得似风卷梨花,坐骑白鬃马冲突迂回若白龙戏水……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校场内战马嘶鸣、扬沙漫漫、炮声轰鸣、飞箭鸣镝、硝烟四起,这里演绎着一场发生在千年前古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大型民族史诗震撼马战《岳飞枪挑小梁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流传千古的著名词作在这里再次唱响,千年前的古战场重新映入人们眼帘,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给沉醉在清明游春之中的游客带来了全新感受。
“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明时节在开封现场感受岳飞年轻时的一段传奇故事,真的很激动。在这里,我们缅怀精忠岳飞,激扬报国热情。”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开封校区的大一学生黄永峰说。
清明时节,那一串串挂在泡桐树枝上的泡桐花高高举起小喇叭,吹奏自己的美丽,吹奏自己的高洁,是那样朴实、那样扣人心弦。看到泡桐树,思念焦裕禄。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清明时节,我市组织各种纪念焦裕禄活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好干部。
钩沉厚重人文资源,深切缅怀先贤事迹,激励社会各界秉承优良传统,凝聚发展合力,共建和谐社会,推动开封崛起。
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既是传承文明、情系根脉的节日,又是拥抱春天、万民同乐的盛事。
中国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而创作的,是自娱自乐的。政府搭建的清明文化节活动平台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文化、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民间文化才更有活力。人民热爱文化、不断创造文化,要把民间文化还给人民,只有文化真正到了人民手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传承,才能更有希望。”
文化建设不同于“做盆景”。开封把文化事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让文化根深叶茂,永续发展。开封清明文化节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着眼于提升和挖掘清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又力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享受、发展文化的自觉性。
大巡游正是政府搭建的一个大舞台,老百姓踊跃上台表演,尽情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和舒畅。北宋九帝出宫与民同乐,包公巡街正义凛凛,穆桂英出征挂帅,万国来朝盛装出行,青春少女踏春而歌,宋装街舞亦古亦今,盘鼓、高跷、旱船、肘阁等民间游艺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绵延十里长街,处处宋韵悠扬,满城宋风浩荡。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这是宋代程颢《郊行即事》中的诗句,描写清明时节踏青游玩的美好景致。清明时节,春色撩人踏青去,开封人选择把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作为春季仪式。
在开封市妇联组织的“我们一起看春天”踏青游园交友活动中,单身男女在铁塔公园和御河水系拥抱美丽春天的同时,邂逅一段情缘,谱写春日恋曲。
开封市首届风筝节暨风筝放飞大赛活动、五区的广场文化活动、龙亭公园皇家仪仗队与群众互动、万岁山景区武侠人模互动表演和槐花节、天波杨府第五届国际郁金香艺术节……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人民群众当主导、唱主角。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既让老百姓共享文化,也激发了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全民性的。”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说。
一位在这座城市生活几十年的“老开封”饶有兴致地说:“清明文化是大宋文化的一部分,是开封人的‘根’,举办清明文化节,弘扬开封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咱老百姓当然高兴啦!”
清明是一杯醇酒,我们尽情啜饮;清明是一壶香茗,我们尽情品尝。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以展示“宋韵清明、美丽开封”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民俗文化和群众参与,把弘扬文化、宣传开封、促进招商、带动旅游贯穿始终,清明文化节各项活动更加精彩、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连续6年清明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清明文化在开封不仅得到了很好传承,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和弘扬。上升为国家级节会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成为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亮丽名片,在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中显示出独特魅力和旺盛活力。
文化活动精品荟萃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于3月28日至4月14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办,为期18天。
随着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省领导赵素萍、王保存、高体健,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市长吉炳伟共同启动水晶球,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拉开大幕。本届清明文化节安排四大类活动,其中重点清明民俗文化及招商活动12项、重大文化旅游演艺剧目7项、开封特色文化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7项、群众文化活动23项。
今年清明文化节围绕清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展示踏青、祈福、敬先贤、颁新火等北宋时期清明民俗文化。在“宋韵清明 民俗记忆”表演中,由我市艺术家精心创作编排的音诗舞《花信到清明》、合唱《春和景明》、情景表演《新火耀九州》、祭拜仪式《追思百代贤》、舞蹈《清明踏青》、民俗表演《宋风宋韵》、歌舞《闹清明》等节目,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充分融入了盘鼓、秋千、高跷、木偶戏等数十项民俗元素,将浓郁的宋风宋韵生动传神地演绎出来。
着宋装,游宋城,一派宋韵悠扬,清明踏春大巡游是清明文化节一个华彩乐章。今年的大巡游规模较去年更大、参加人数更多、节目更加丰富。参加大巡游的人员也由主要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扩大到外省、市的宋装爱好者,有1300多人。大巡游有赵匡胤、包拯、杨家将、岳家军、大臣及衙役形象展示,盘鼓、马队、高跷、梵乐、武术、中原汉服展示,宋词朗诵、“倾城计划”志愿者宋服方队等表演。今年最大的亮点是花车巡游,小宋城、龙亭公园、中国翰园、天波杨府、铁塔公园等单位制作了5辆精美的花车。
中国木偶展演大赛、全国国际标准舞公开赛、2014中国(开封)旅游文化产业交易会、大型旅游产品和服饰文化博览会、第二十二庙东京禹王大庙会、清明文化节杂技专场晚会、清明文化书画名家作品展……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大餐韵味无穷,文化馨香沁人心脾。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搭清明文化台,唱经济贸易戏。
增强经济硬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开封发展的两块基石。我市依托清明文化节,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助推了开放招商,带动了文化旅游,提升了城市形象,带来了“聚宝盆”效应。
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精心组织了“闽粤客商进开封”活动,诚挚邀请全国广大客商到开封洽谈合作,对接项目。通过组织客商参与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增强客商对开封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广大客商把握这片沃土的无限商机,共创开封崛起的宏图伟业。
节会期间,开封市还组织了经贸、文化、旅游等一系列项目考察、洽谈、推介及签约活动,促进和推动更多商界精英来开封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在“闽粤客商进开封”活动中,全市共邀请客商176人。其中,各县区邀请客商141人,市直单位邀请客商35人;国内外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以及知名品牌企业22家、32人。
在4月2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闽粤客商进开封”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全市共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326.0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97.85亿元;商业项目6个,总投资58.56亿元;文化旅游项目1个,总投资8亿元;物流项目2个,总投资4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31.8亿元;房地产项目9个,总投资80.8亿元。
“古都开封,游客爆棚”是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引人注目的景象,各大景区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餐馆、饭店一座难求。海内外游客争相领略宋韵悠扬的如画美景,享受开封清明文化的无限乐趣。
开封清明文化节作为国家级节会品牌,正以其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为开封带来了滚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唤醒、激活了沉睡的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奇葩朵朵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故乡,《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清明节前后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作为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留住了文化,留住了民俗,留住了乡愁,处处是民俗文化繁荣发展的“苗圃”和“花园”。
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着眼于提升和挖掘开封民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千年民俗的别样风情,民俗文化绽放朵朵奇葩。
盘鼓、马队、高跷、梵乐、武术、彩车、轮滑、抛沙袋、旱船、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异彩纷呈,令人叫绝。
包公颁新火、踏春巡游、清明赠柳、宋词乐舞、非遗展演、特色美食、斗鸡、斗茶、抖空竹、放风筝、玩蹴鞠、推铁环、虹桥情景再现……千年民俗的别样风情,千年延续的文化根脉,让开封的清明文化独具魅力,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内的民俗绝活表演,如鞭技、钻火圈、气功喷火、女子马球、踢毽子、跳绳等让游客大饱眼福。身着宋装的女子、少年结伴郊游、踏青、玩耍、嬉戏、插柳、荡秋千,朝气蓬勃,意蕴悠远。汴河盘鼓队在岸边敲鼓呐喊,艄公齐声喊号,纤夫拉船,停靠交易;桥北草编、糖画、吹糖人、签字、切糕、制酒等小商小贩南来北往;桥南花轿、牛车、马车、羊车、骆驼、武大郎货郎、卖艺者等穿梭其中;桥西盘鼓队、高跷队你呼我喝,桥上戏剧演员、水傀儡演员等流动穿行。
河湖边、道路旁,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棵棵杨柳是清明时节最清秀的风景。在传统民俗信仰中,插柳和戴柳表示赐福驱疫、祈求平安。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铁塔公园等景区赠送的柳帽成为富于文化内涵的节日纪念品。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杨柳好比一坛埋藏在地下的陈年美酒,让人越是细细品味,就越觉得有味道。
转型升级绘就新篇
精彩的文艺展演联袂亮相,让人恍若走进千年前的清明画卷。
在巩固提升“一河两街三秀”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一批新的文化项目建设铿锵前行,亮点频出,让文化活力竞相迸发。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提升,场景更加美轮美奂。铁塔公园推出的“铁塔传奇”光影秀演出以及清明文化节杂技专场晚会等系列文艺展演更为今年的清明文化节增添了精彩的看点。建设中的珠玑巷、守望阁为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服务,双龙巷等文化项目正在跑步前行。
今年清明文化节期间,铁塔光影秀揭开神秘面纱,盛装面世。铁塔光影秀运用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水幕电影、激光造型等手段,通过香雾等机械手段,以空灵圣洁的主题音乐为背景,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超级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感悟佛学的智慧。业界专家称铁塔光影秀为“中国第一光影秀”。
御河打造的精品水上宋式古典婚礼,还给人们一个浪漫的千年之梦。着宋式婚礼装、头戴红盖头的新娘羞答答,在红娘、亲眷簇拥下缓缓踏上船头的红地毯,登上了喜船。龙亭湖上,大宋皇帝为新人赐婚降福。新人拜天地、喝合卺酒、跨马鞍、跨火盆尽显传统婚礼精髓。蓝天下,碧波上,水天共鉴,新人心心相印,共结水上鸳盟,将这一幸福时刻化为永恒。
这些都是开封文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也为开封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活力。
今年清明文化节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控制活动规模,简化接待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办成了一届节俭务实、凝聚正能量、展示新气象的清明文化节。
慎终追远明心励志
慎终追远、寄思先贤是清明节的民风厚德。
今年清明文化节我市组织了一系列祭祖敬贤缅怀先烈活动,共同追溯清明的渊源,寻觅先贤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事迹,祈愿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运昌盛。
朱仙镇岳飞庙开展了纪念岳飞活动,中国翰园祭轩辕黄帝,禹王台公园祭大禹,天波杨府孝严祠祭杨业,包公祠祭包拯,社会各界开展了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刘少奇、纪念革命先烈等一系列活动。
年轻的岳飞披挂上马,雄赳赳,气昂昂,一杆沥泉枪舞得似风卷梨花,坐骑白鬃马冲突迂回若白龙戏水……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期间,清明上河园校场内战马嘶鸣、扬沙漫漫、炮声轰鸣、飞箭鸣镝、硝烟四起,这里演绎着一场发生在千年前古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大型民族史诗震撼马战《岳飞枪挑小梁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流传千古的著名词作在这里再次唱响,千年前的古战场重新映入人们眼帘,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给沉醉在清明游春之中的游客带来了全新感受。
“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明时节在开封现场感受岳飞年轻时的一段传奇故事,真的很激动。在这里,我们缅怀精忠岳飞,激扬报国热情。”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开封校区的大一学生黄永峰说。
清明时节,那一串串挂在泡桐树枝上的泡桐花高高举起小喇叭,吹奏自己的美丽,吹奏自己的高洁,是那样朴实、那样扣人心弦。看到泡桐树,思念焦裕禄。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清明时节,我市组织各种纪念焦裕禄活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好干部。
钩沉厚重人文资源,深切缅怀先贤事迹,激励社会各界秉承优良传统,凝聚发展合力,共建和谐社会,推动开封崛起。
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既是传承文明、情系根脉的节日,又是拥抱春天、万民同乐的盛事。
中国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而创作的,是自娱自乐的。政府搭建的清明文化节活动平台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文化、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民间文化才更有活力。人民热爱文化、不断创造文化,要把民间文化还给人民,只有文化真正到了人民手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传承,才能更有希望。”
文化建设不同于“做盆景”。开封把文化事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让文化根深叶茂,永续发展。开封清明文化节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着眼于提升和挖掘清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又力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享受、发展文化的自觉性。
大巡游正是政府搭建的一个大舞台,老百姓踊跃上台表演,尽情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和舒畅。北宋九帝出宫与民同乐,包公巡街正义凛凛,穆桂英出征挂帅,万国来朝盛装出行,青春少女踏春而歌,宋装街舞亦古亦今,盘鼓、高跷、旱船、肘阁等民间游艺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绵延十里长街,处处宋韵悠扬,满城宋风浩荡。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这是宋代程颢《郊行即事》中的诗句,描写清明时节踏青游玩的美好景致。清明时节,春色撩人踏青去,开封人选择把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作为春季仪式。
在开封市妇联组织的“我们一起看春天”踏青游园交友活动中,单身男女在铁塔公园和御河水系拥抱美丽春天的同时,邂逅一段情缘,谱写春日恋曲。
开封市首届风筝节暨风筝放飞大赛活动、五区的广场文化活动、龙亭公园皇家仪仗队与群众互动、万岁山景区武侠人模互动表演和槐花节、天波杨府第五届国际郁金香艺术节……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人民群众当主导、唱主角。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既让老百姓共享文化,也激发了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全民性的。”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说。
一位在这座城市生活几十年的“老开封”饶有兴致地说:“清明文化是大宋文化的一部分,是开封人的‘根’,举办清明文化节,弘扬开封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咱老百姓当然高兴啦!”
作者:魏东柱 通讯员:孙璐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2014开封风筝文化节暨风筝放飞大赛成功举办 2014/4/14 8:58:30
- 开封市旅游局领导班子认真召开反对“四风”专题会议 2014/4/11 8:47:21
- 开封市旅游局深入开展弘扬焦裕禄精神党课教育 2014/4/11 8:45:32
- 开封再现历史上的清明 在创新中传承传统 2014/4/10 17:29:28
- 开封:满城春风品宋韵 2014/4/8 9:58:3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