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凭吊 烈士不寂寞
http://www.hnta.cn 2014/4/8 15:18: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4月5日清明节,驻马店市各界人士就到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献上鲜花,寄托哀思、表达敬意。
缅怀民族英雄杨靖宇
4月5日一大早,走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就看到黄淮学院国际学院的师生向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塑像敬献花篮,并默哀3分钟。
随后,黄淮学院师生一起步入展览馆的瞻仰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杨靖宇将军的蜡像。很多学生凝神注视将军的蜡像,脸色非常凝重。
“1940年2月23日,已经连续5天粒米未进的杨靖宇将军因寻找食物暴露了行踪,陷入日军的重围。伤口化脓并发着高烧的杨靖宇将军只身迎敌,与200多名日军激战。当日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黄淮学院的很多学生和参观者含泪在将军蜡像前鞠躬、默哀。
黄淮学院学生李艳丽说:“为了让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他,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英雄送上一束鲜花,参观英雄生前的抗日事迹,以表达我们对英雄的哀思。”当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翟怀巍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
外地人专程赶来凭吊
4月5日一大早,许多人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向竹沟革命纪念碑敬献鲜花,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哀思和崇敬之情。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显得更加庄重肃穆,竹沟革命纪念碑更显巍峨高大。
当日在竹沟烈士陵园,一位胸前佩戴一朵白花的老人,在一名女子的搀扶下走到一座烈士墓前,表情非常肃穆。老人名叫杨雪磊,身边的女子是他的妻子,来自济源市。
“为了今天能早点儿祭奠先烈,昨天晚上我们就来到竹沟了。”杨雪磊说,他的外祖父在这里战斗过。恰逢清明,他就专程来这里看望先辈。他的妻子告诉记者,杨雪磊的身体不好,医生不让他到处走动,但他仍坚持清明节到这里看看。
73岁的姚学亮来自郑州市,曾在东北当过兵的他是第三次来到这里。
姚学亮说,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最终取得革命胜利,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我专门带上小孙女到这里凭吊,也算是对她的一次教育吧。”姚学亮说。
与众不同的两位游人
在众多游人中,有两位老人时而讨论时而点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是70岁的吴邦清和66岁的吴邦科兄弟。两人一大早从遂平县文城乡出发,骑3个多小时的车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参观。
“这种工具现在早就没有了吧?”“那是,我也是小时候见过这种架子车。”在竹沟革命纪念馆一处旧址,吴邦清对吴邦科说。吴邦清表示,虽然他们两人的年龄加起来近140岁,但骑车3个多小时,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吴邦科他们两人都是第一次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后很受感动。“我以前只听说过竹沟革命纪念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次来了很受教育,我准备明天带孙子再来一趟。”吴邦科说。
游人络绎不绝
当日,到竹沟烈士陵园和竹沟革命纪念馆瞻仰烈士的除个人外,还有不少单位和学校。4月5日12时,我们在竹沟革命纪念馆门口的登记本上看到,仅一个上午,前来瞻仰烈士的团队就有近100个。
竹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张华说,当日上午,竹沟革命纪念馆已接待游客4000多人,其中一半是学生。
缅怀民族英雄杨靖宇
4月5日一大早,走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就看到黄淮学院国际学院的师生向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塑像敬献花篮,并默哀3分钟。
随后,黄淮学院师生一起步入展览馆的瞻仰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杨靖宇将军的蜡像。很多学生凝神注视将军的蜡像,脸色非常凝重。
“1940年2月23日,已经连续5天粒米未进的杨靖宇将军因寻找食物暴露了行踪,陷入日军的重围。伤口化脓并发着高烧的杨靖宇将军只身迎敌,与200多名日军激战。当日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黄淮学院的很多学生和参观者含泪在将军蜡像前鞠躬、默哀。
黄淮学院学生李艳丽说:“为了让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他,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英雄送上一束鲜花,参观英雄生前的抗日事迹,以表达我们对英雄的哀思。”当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翟怀巍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
外地人专程赶来凭吊
4月5日一大早,许多人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向竹沟革命纪念碑敬献鲜花,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哀思和崇敬之情。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显得更加庄重肃穆,竹沟革命纪念碑更显巍峨高大。
当日在竹沟烈士陵园,一位胸前佩戴一朵白花的老人,在一名女子的搀扶下走到一座烈士墓前,表情非常肃穆。老人名叫杨雪磊,身边的女子是他的妻子,来自济源市。
“为了今天能早点儿祭奠先烈,昨天晚上我们就来到竹沟了。”杨雪磊说,他的外祖父在这里战斗过。恰逢清明,他就专程来这里看望先辈。他的妻子告诉记者,杨雪磊的身体不好,医生不让他到处走动,但他仍坚持清明节到这里看看。
73岁的姚学亮来自郑州市,曾在东北当过兵的他是第三次来到这里。
姚学亮说,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最终取得革命胜利,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我专门带上小孙女到这里凭吊,也算是对她的一次教育吧。”姚学亮说。
与众不同的两位游人
在众多游人中,有两位老人时而讨论时而点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是70岁的吴邦清和66岁的吴邦科兄弟。两人一大早从遂平县文城乡出发,骑3个多小时的车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参观。
“这种工具现在早就没有了吧?”“那是,我也是小时候见过这种架子车。”在竹沟革命纪念馆一处旧址,吴邦清对吴邦科说。吴邦清表示,虽然他们两人的年龄加起来近140岁,但骑车3个多小时,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吴邦科他们两人都是第一次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后很受感动。“我以前只听说过竹沟革命纪念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次来了很受教育,我准备明天带孙子再来一趟。”吴邦科说。
游人络绎不绝
当日,到竹沟烈士陵园和竹沟革命纪念馆瞻仰烈士的除个人外,还有不少单位和学校。4月5日12时,我们在竹沟革命纪念馆门口的登记本上看到,仅一个上午,前来瞻仰烈士的团队就有近100个。
竹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张华说,当日上午,竹沟革命纪念馆已接待游客4000多人,其中一半是学生。
作者:李杨 通讯员:汪军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驻马店市旅游局检查景区旅游安全和森林防火工作 2014/4/4 16:17:04
- 驻马店市旅游局督导检查遂平县安全生产工作 2014/4/4 16:14:57
- 驻马店旅游文化提升系列丛书《传奇天中》付梓问世 2014/4/4 9:24:55
- 驻马店市政府副市长李国胜深入薄山湖风景区调研 2014/4/4 9:21:36
- 驻马店市领导到金顶山风景区考察指导工作 2014/4/3 16:47:2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