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驻马店构建无障碍大旅游交通网络游山逛水畅通无阻
http://www.hnta.cn 2013/12/3 14:49: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乘上旅游大巴,疾驶于宽敞平坦的旅游公路上,一路欣赏美景、放飞心情,尽可到达任一景区。这样游山逛水的惬意将不再可望而不可即——未来,在驻马店市旅游的游客将会享受到旅游交通带来的方便快捷。                                                                                                    

驻马店构建无障碍大旅游交通网络游山逛水畅通无阻


                                                                                               

驻马店构建无障碍大旅游交通网络游山逛水畅通无阻


    为高起点谋划新一轮旅游产业大发展,构建市域无障碍旅游交通网络,今年初,该市旅游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日前,在市交通局组织召开的驻马店市旅游交通专项规划评审会上,顺利通过评审。
    《驻马店市旅游交通专项规划》(2013年-2030年)编制工作的负责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单晋,向大家描绘了未来驻马店市旅游交通蓝图。“未来,旅游快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使人们从一个景区快速到另一景区不再是梦想。”
    那么,驻马店未来的旅游交通总体蓝图是什么样的呢?
    让游客 “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时下,驻马店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全市尚未开通旅游公交班线,游客以自驾游为主。无车的游客主要依靠农村客运班线,车辆设施陈旧,可达性较差。同时,骑行的比例也较大。全市许多景区尚未修建停车场,已有的停车场设计也不太合理,利用率低。
    “从驻马店市旅游交通设施现状来看,很多景区的进入道路都只有一条,且路况较差,大多为3.5米及以下宽度的水泥路、土路。”单晋说,“这些道路狭窄,技术指标较低,路窄、坡陡、弯急,旅游大巴进出困难,城乡班线以及自驾游的车辆经过这些道路时会车困难。”
    由于尚未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景区间联系比较薄弱,游客到各景区只能选择旅游大巴、私家车、公交车以及出租车。交通已成为制约驻马店市发展旅游业的最大瓶颈。
    单晋博士认为,科学编制旅游交通发展规划,是基于驻马店市旅游总体规划确定的旅游业未来战略定位而定的,就是旅游业成为驻马店未来支柱产业、上升为驻马店第三产业龙头,把驻马店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基地。
    在单晋博士看来,驻马店市的旅游交通发展模式应以旅游公交专线、自驾游为主体,以旅游大巴、农村客运为补充,以骑行、步行为特色,构筑多层次、人性化的旅游交通体系,最终实现“旅要快,游要慢”的目的,使游客能“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这也将为驻马店市创建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支撑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单晋博士说。
    所有景点间均有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
    “通往景区的公路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为快速通道、集散公路网、景区环线。”单晋说,在完善干线公路网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
    快速通道规划。铁路方面:结合国家京广高铁驻马店段的建设,在市区西北部建设新铁路客运站,使驻马店市成为豫中南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同时开设通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主要城市的直达专线。
    航空方面:在规划期中,加快李新店机场军用改建军民两用建设进度,开通民航服务,并开通驻马店市区、确山县城至李新店机场的客运大巴,以通过航空快速疏散来驻马店的旅游客流。
    公路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市中心城区连接全市9县的六纵三横干线公路骨干网络。其中“六纵”为:许泌路、郑信快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开龚公路、阿深高速公路、106国道;“三横”为:商桐路、南阜高速公路、张南路。
    同时,在高速公路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交叉处设置立体交叉,并在靠近主要城镇方向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
    集散公路网规划。以县乡道为主的集散公路网,尽可能缩短中心城区与主要旅游景点的联系距离。
    其中,根据相关规划,市中心城区规划两条东西向道路:西山大道和东湖大道(西山东水),道路规划红线60米,道路两侧各30米绿道,形成两条宽达120米的中心城区对外景观道路。
    西山大道采取汝河大道西延,即汝河大道沿206省道向西延伸;东湖大道采取开源大道东延,全长5850米。
    景区环线规划。结合我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确定旅游环线规划为“一带两片区”。
    一带就是“百里画廊”乡村旅游带;两片区是红石崖乡村旅游集群,铜山、铜山湖、白云山乡村旅游集群。
    百里画廊规划带内部形成“四小环”:环一连接以省道206为主要道路,利用县乡道路将金顶山景区与老乐山景区串点成环。环二以334省道为主要道路,利用县乡道路将老乐山景区与北泉寺串点成环。环三以省道206为主要道路,利用县乡道路将古栗养生园、云梦山、金顶山景区、北泉寺等串点成环。环四以天目山公路、S334为主要道路,建设薄山湖森林公园环线。
在红石崖集群规划区域内部形成“两环”:
    环一:通过新建、扩建道路将嵖岈山景区、卫星人民公社、龙天沟景区、凤鸣谷景区串点成环;环二:通过新建、扩建道路将龙天沟景区、棠溪源景区、凤鸣谷景区串点成环。
    规划5条旅游专线、7条区间旅游专线、2条旅游环线
    单晋博士说,结合驻马店景点分布,规划了5条旅游专线、7条区间旅游专线、2条旅游环线。
    5条旅游专线分别为:高铁火车站-嵖岈山景区、客运东站-天中生态文化园-宿鸭湖水库、客运西站-金顶山景区-云梦山景区、公交南站-杨靖宇纪念馆-确山县-乐山景区-竹沟红色文化旅游区-千年岭农耕文化园-焦竹园-铜山湖景区、公交南站-杨靖宇纪念馆-确山县-薄山湖景区。
    7条区间旅游专线分别是:遂平县-嵖岈山景区-棠溪源景区-五峰山景区、正阳县-淮河生态园、平舆县-车舆文化园、泌阳县-盘古山景区、泌阳县-白云山景区-板桥水库-五峰山景区、汝南县城-南海禅寺-天中生态文化园-宿鸭湖水库、汝南县-梁祝故里。
    2条旅游环线分别为:李斯墓-蔡国故城遗址-蔡侯陵园-蔡仲陵园-蔡明园公园,金顶山景区-云梦山景区-板桥水库-白云山景区-铜山湖景区-焦竹园-千年岭农耕文化园-竹沟红色文化旅游区-乐山景区。
    规划近期驻马店旅游公交首末站共15个、远期6个,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内。
    按照规划,驻马店市旅游公交系统票制票价拟议如下——
    旅游专线:旅游线路主要是连接城区和各主要旅游景点,由于其目的性明确,线路较长,适用多级票制。票价规定如下:若所坐线路为整条旅游线路,则票价10元,否则票价5元。
    区间旅游专线:可采用单一票制,具体票价可根据区间线路的里程数进行制定。
    旅游环线:由于旅游环线的线路较长,站点较多,需要采用多级票制,应该按照里程收费,采取梯形票制的方式。
   加快建设“六纵三横”干线公路网络
    按照规划,2013年至2015年,驻马店市将建立周边地区到规划区的旅游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和完善市中心城区连接全市9县的“六纵三横”干线公路骨干网络,同时,规划建设区域内以县乡道路为主的集散公路网,区内主要景点之间的环线通道。
    结合景点分布,完成5条旅游专线、6条区间旅游专线、2条旅游环线的旅游线路建设,完成旅游客运枢纽与场站以及景区停车场的初步建设。
    单晋博士说,从2016年至2020年来看,主要是形成完善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优化旅游线路,实现县乡旅游公交与城乡班线的无缝衔接,完成旅游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初步形成全市旅游交通体系。
2021年至2030年为远景战略展望期。“这一时期,主要实现对外交通快速便捷,内外交通衔接有序。”单晋博士说,完善景区内部公交体系的建设,与市区旅游公交、停车场等设施一体化衔接,景区停车场一体化换乘。
    同时,对私家车、公交车及旅游大巴合理划分停车区域,减少相互干扰,规定停车场内机动车行车路线,促进停车设施的高效运转,形成完善的驻马店市旅游交通体系。
作者:汪军 通讯员:汪军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