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南阳市“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综述
http://www.hnta.cn 2013-10-8 8:54:15 来源:南阳市旅游局 点击:

    又是金秋送爽时,游人如织车如潮。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期间,南阳市天气良好,气候适宜,正是出游好时节。据统计,全市共接待游客777.3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9.87亿元,与去年“中秋国庆”假日的前七天相比,分别增长13.8%、13.6%,旅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同时,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无任何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游客投诉率低于0.1‰,假日旅游工作达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旅游接待全线飘红。10月1日至10月3日,南阳市游客接待量一路攀升,10月4日、5日达到最高峰,从10月6日开始,游客接待量逐渐回落。假日7天时间,全市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11万人次。各景区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停车场排起长龙“一位难求”,形成了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喜人场面;各旅游宾馆饭店经营火爆,前来餐饮、住宿的游客应接不暇,全市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平均为80%,特别是景区周边的宾馆饭店、农家宾馆生意十分红火,出现了“一餐难求、一房难求”的紧张现象;各旅行社业务较忙,共组、接团2000多个12余万人次;各大超市、商场和娱乐场所经营大幅升温;乡村旅游备受市民的青睐,赏田园风光、采秋日果实、住农家宾馆、品农家菜肴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二、特色景区游客爆满。南阳诸葛亮躬耕地、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水北调水源地作为南阳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旅游品牌,在“十一”期间产生了很强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的武侯祠面貌一新,盛装迎宾,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彰显了南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伏牛山区域各大景点游人如织,龙潭沟飞瀑流泉,宛如江南风光,平均每天接待游客8500多人次;恐龙遗迹园如梦如幻,恐龙蛋化石别具风情,每天前来游览的游客平均达到15000万余人次;五朵山诗情画意,道教文化积淀厚重,平均每天吸引6500人次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宝天曼林海莽莽,生态优良,每天约有3500人次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天然氧吧”。南召莲花温泉平均每天有7500人次来这里沐浴养生、休闲保健;内乡县衙平均每有10000多人次来此地领略了博大精深的官署文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通水,渠首、丹江、香严寺、坐禅谷等景区游客摩肩接踵,渠首探源游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旅游观光带的最大看点。 
    三、旅游活动好戏连台。各景区结合自身特点,普遍推出了游客喜闻乐见、健康向上、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优惠活动,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位和魅力。南阳市在武侯祠举办了中国•南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在解放广场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集中宣传日活动,体育中心内举办大型车展,南阳府衙举办“迎国庆汉画拓片精品展”,武侯祠推出了“梨园春”活动,炒热了中心城区的文化旅游氛围。内乡县衙在“宣讲圣喻”、“县官审案”、“品茶听戏”、“格格纺花织布”等原有节目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推陈出新,十余项游客互动项目同时进行,并推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鼓乐迎宾》、《官民同乐》节目等免费节目;老界岭景区每天开展少数民族歌舞展演;寺山景区举行燃灯寺开光庆典;香严寺根据唐宣宗历史故事策划推出大型演艺节目“接驾”,为广大游客奉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龙潭沟、五道幢等景区实行联票优惠,让利游客,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游览;化山度假区也焕然一新,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游客在观景游玩之余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尽情体验了乡村旅游的恬静舒适。
    四、客源结构变化较大。从旅游客源地上看,省内游客约占63%,主要来自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驻马店、三门峡等地和南阳本地,基本覆盖省内各地市;省外游客陕西、湖北、安徽、北京、江苏、河北等地。从出行方式上看,由于国家继续实行小型汽车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政策,选择自驾车旅游的游客急剧增多,自驾车游客约占85%,旅行社组织的大巴、中巴明显减少;从滞留时间上看,有60%左右的游客选择了过夜游,有效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的消费;从消费层次上看,休闲度假养生的游客比往年增多,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超过500元;从费用支付手段上看,共接待持南阳旅游年票游客15万多人次,南阳旅游惠民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持票旅游已成为南阳人的生活新时尚。
    五、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旅游部门创新服务工作,全天候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并在重点景区和车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设立旅游服务站具体负责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医疗救治、交通疏导、旅游安全知识宣传等方面的服务,引导游客有序旅游,如,西峡城区、丹水高速出口的旅游交通服务站,假日期间累计向游客发放旅游指南和景区、宾馆宣传资料等10余万份,接受游客咨询8万多人次,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赞誉。同时,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认真落实值班、咨询、服务协调等工作;各景区接待规范有序,环境卫生实现了24小时保洁;各大宾馆饭店纷纷推出了特色菜品、优惠客房等节日促销措施,满足了顾客的消费需求;各旅行社自觉兑现服务承诺,做到了诚信经营,游客普遍感到满意。
    六、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的第一个节假日。在各景区景点,绝大多数游客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停放车辆有序,购买门票排队,不乱扔废弃物,不损坏公共设施,保持了良好的游览秩序和清洁的游览环境。同时,不少景区还在景区旅游服务站专门安排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答复、安全提示、《旅游法》解答等服务,并帮助老弱病残游客解决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大宾馆饭店纷纷推出节俭套餐,服务员点菜提醒服务,使游客文明消费,花钱少、吃得好、不浪费,受到了游客好评。
    南阳市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节日旅游工作之所以喜获丰收,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秋、国庆节前,南阳市专门召开“双节”旅游工作会议,对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日旅游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中秋节前后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副市长冯晓仙亲自带领市政府办、旅游等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工作。各级假日办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工作动态;各县市区特别是旅游重点县主要领导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亲临一线,认真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为做好“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旅游法》宣传拉动有力。《旅游法》颁布以来,全市广大旅游从业人员按照国家、省、市旅游局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渠道广泛,内容丰富的《旅游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已累计召开各类《旅游法》学习动员会30余场,举办培训班20余个,组织座谈会6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3次,集中宣传日1次,接受游客咨询5000余人(次),《旅游法》宣传贯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行风热线等媒体加强了宣传《旅游法》、倡导文明旅游的引导力度,各县市区旅游局、各旅行社、星级宾馆酒店、景区点设立的展板宣传《旅游法》,加大旅游法律、法规知晓度。特别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各高速出站口、各重点景区设立旅游服务站,在接受游客咨询的同时,大力宣传《旅游法》,使旅游从业人员、广大市民和游客成了《旅游法》宣贯实施的宣传者、倡导者、实践者,极大地提升了南阳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市场促销力度加大。今年来,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继续参加省旅游局统一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老家河南》旅游捆绑宣传活动,在央视《请你欣赏》栏目播放南阳旅游宣传片,在《大河报》、南阳晚报》、《河南日报》、《环球时报》、网站等媒体对南阳旅游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参加了华北旅游交谊会、2013陕西春季旅游营销大会、“鄂豫皖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活动”、国内旅游交易会;赴北京组织举办了“美丽中国•生态南阳”北京旅游推介会;邀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及重点客源城市的旅行社、媒体举办了“走进南阳、感受中原”南阳踩线考察活动;在武侯祠举办“点亮孔明灯 遥寄雅安情”活动,联合南阳市邮政局、南阳新闻媒体举办2013年中国旅游日“爱旅游、爱生活”主题活动,为开拓“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是有关部门尽职尽责。市旅游局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制度,每名党组成员分包4个县(市、区),对全市假日旅游工作实行明察暗访,不间断进行督查;公安部门组织大批警力上路执勤,疏导交通;交通、海事、水利部门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监控,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活动,认真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进行气象预测预报;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力度,营造了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作者:七月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