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源市旅游局针对旅游业对“三化”协调发展带动性明显的特点,按照“把济源打造成为豫晋陕金三角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凝聚各方力量,加快三个转变,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一)完善产业要素体系,加快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一是强力推进景区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联动王屋山与五龙口景区,打造“悟道养生王屋、休闲度假沁园”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实施沁园春温泉旅游度假区、紫微宫片区恢复、林山道路建设等13个重点项目;黄河三峡景区完成孟良寨开发及玄天洞二期开发;九里沟景区完成旅游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力争年内具备开业条件。
二是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对阳下路养生产业带进行规划提升,在打造精品“农家乐”的基础上,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进一步在区域内规划建设3-5个休闲度假社区,8-10个乡村会所、养生会馆和休闲农庄,在韩旺村规划建设50户部落式庭院“农家乐”,形成高、中、低档互为补充的养生度假体系。开工建设洞天福地广场、有仙则名广场等项目,打造道教文化长廊。
三是加快新业态旅游项目开发步伐。高标准规划神沟驴友基地、大峪湾垂钓基地、小浪底游艇基地、张岭半岛培训基地等四大基地。做好王屋林山漂流开业前的培训、策划等工作,力争6月份开门迎客。帮助该公司做好滑雪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指导西滩岛•水世界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服务质量规范、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使其早日开放营业。
(二)推进区域合作,加快旅游路经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一是巩固与沿黄九省(区)的河南郑州、山西晋城、山东聊城、陕西渭南、安徽亳州、江苏徐州、湖北襄阳等28个城市共同建立的中原经济区旅游联盟,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旅游品牌,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机制。
二是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以及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安阳、济源、焦作、新乡、鹤壁、长治、晋城十一市联合发起“三省十一市‘红色曙光•雄秀太行’红色旅游联盟,依托红色资源,实施区域联盟合作战略。
三是与晋陕豫三省的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共同打造黄河金三角旅游区,联合推出“登华山、拜关公、游壶口、问道函谷关、度假小浪底”大黄河旅游线路,协调发行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年票册,5市电视台互播旅游宣传片。
四是与洛阳市联合举办黄河小浪底国际观瀑节,与晋城市联合组织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月等,通过大型节庆活动联合推介,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与“愚公故里,王屋山水”有机结合,实现统一宣传。
(三)强化服务提升,加快旅游品牌向品牌旅游转变
一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与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局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了“济源市旅游行业人才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建立了现代化网络教育培训和旅游人才交流体系,实现了旅游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人员进行服务技能、文明礼仪、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实现培训活全覆盖的目标;积极鼓励各旅游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活动。
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在全市旅游企业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内容的“满意杯”服务质量竞赛活动,采取“月抽查、季评比、年总结”的方式进行,对旅游企业进行行风评议,评议结果纳入服务质量竞赛活动体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旅游质量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强化旅游市场的动态监控;在全市各景区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黑的”、“黑导”、“拦路兜售”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顿,净化了旅游环境。
三是推进5A景区创建。把王屋山、小浪底5A级景区创建列入年度重要工作日程,充分发挥与河南投资集团及小浪底建管局、洛阳市政府建立起来的会商机制,研究讨论创建方案和实施步骤;服务、指导王屋山景区、小浪底景区按照5A级标准实施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和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 济源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2012-5-31 16:03:38
- 济源市召开2012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动员会 2012-5-31 16:02:18
- 济源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2012-5-31 12:06:22
- 济源与晋豫冀三省十一市联合发起“红色曙光·雄秀太行”红色旅游 2012-5-31 12:05:34
- 济源市召开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评审会 2012-5-31 12:04:4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