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许昌“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喜获丰收
http://www.hnta.cn 2011-10-9 15:43:2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2011年国庆长假,秋高气爽,适宜出游,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旅游行业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旅游市场高潮迭起,迎来了一个新的旅游高峰。据统计,节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8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9%。国庆七天,全市受理旅游咨询电话100多起,无一例旅游投诉,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生态休闲游市场火爆

    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花博会,美名远扬,不仅成就了一个美丽的品牌,也拉动了全市的旅游,特别是花博园景区出现了历年少有的火爆场面。“十一”期间,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游花博园、泡花都温泉、吃农家饭。二龙戏珠、锦绣山河、孔雀迎宾等各种花卉组摆在花博园里尽情绽放,园内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近8万人次,最多一天达8.863万人次;花都温泉度假区精心策划了“国庆游花都,六折享温泉”、“激情篝火晚会”“狂欢泼水节”等活动,丰富了花博会晚间旅游内容,吸引了大批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50%和30%,其中10月3日当天创收30余万元。名优花木园区彩叶流丹,层林尽染,秋日美景引来了数以万计身着户外组织标志的单车游爱好者;花都大道主要区域摆放着鲜花,妆点着花坛,形成了美观畅达的景观长廊;乡土味浓郁的花乡农家乐、花溪生态园等旅游餐馆出现了“井喷”效应,花博会已成为许昌生态旅游的新“引擎”。另外,禹州森林植物园每天轮翻上演戏曲剧目,让戏曲爱好者们过足了瘾,国庆七天每天接待人数均过万人次,其中10月5日当天接待量达到4.88万人次;长葛鑫亮源旅游度假村依托佛耳岗水库5000亩水域生态优势,推出特色休闲美食游,受到了周边游客的喜爱,黄金周期间日接待游客均在5000人次左右,显示出了强劲的市场潜力。

    鲜花组摆成为市区旅游亮点

    近年来,许昌市通过创建活动,获得了多张国家级名片,建设了三国文化景区与广场游园,成为国内少有的生态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宜居之城。今年花博会,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花卉组摆力度,构思更加新颖,造型更加独特,使许昌变成了一个众人向往的大花园。市区连城大道、建安大道等主干道两侧,许都公园、春秋广场等大型游园入口均有造型各异的鲜花组摆,让人眼前一亮,心情愉悦。近500万盆鲜花打造的100多处大型花卉组景分布许昌和鄢陵境内,使市区呈现出城景相依的景观效果。“国徽”、“党旗飘飘”、孔雀开屏、母子象等花卉组摆营造出浓郁而又活泼的国庆氛围,为美丽的莲城锦上添花;同时,位于许昌东城区的一流设计的许昌博物馆新馆、许都公园、双龙湖公园等处的开放的喷泉,引起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浓厚的兴趣,公园、广场游客络绎不绝。

    三国文化景区活动日渐丰富

    “十一”黄金周前,市旅游局深入各三国旅游景区,深挖景区文化,立足于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指导曹丞相府景区、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结合各自特色策划主题活动。国庆期间,各三国文化景区活动丰富,历史味浓郁,可视、可听,并兼具参与性、欣赏性、娱乐性,受到了游客的喜爱。“汉魏宫廷迎宾仪式”,曹操率文臣武将伴随着激昂悠扬的古乐、衣袂飘飘美女,出现在景区门前迎接各方游客;古装剧《招贤纳士》、《相府选婿》,通过与游客互动,让游客真正走进三国历史,与古人约会,体验三国,触摸历史;大型古装情景剧《忠义千秋》,通过生动再现关羽在许昌时发生的历史故事,让三国文化“忠义”精髓深深的感染游客。由于准备充分,加上天气晴好,国庆期间,各三国景区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仅10月6日当天春秋楼景区就接待游客1.1万人次。

    景区改造提升成就旅游新热点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新景区,加快改造提升老景区,总体吸引力大幅提升。一批老景区改造后又推出了免门票、举办登高节等新举措,成为本次黄金周的又一亮点。紫云山风景区在顺利改制后进行了建设提升,山体植被绿意葱茏,紫云书院修复一新,并增添了999级台阶、名人雕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新的景点,使景区更具休闲性、观赏性。景区从国庆节前到年底推出了免门票活动,着实火了一把,游客大量增加,仅10月5日当天就接待了3.9万人次;大鸿寨景区内的龙泉寺新建了大雄宝殿,国庆期间开始迎宾,宏伟壮观的建筑和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彩塑等都让游客们称赞不已,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景区还利用秋季野果成熟、秋叶渐红的时节举办了山果采摘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赏红叶、品野果。10月5日恰逢中国传统的重阳登高节,大鸿寨和紫云山风景区都迎来了游客高峰,众多的户外登山组织也齐聚山上欢度登高节。

    自驾自助游占据全市旅游半壁江山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正在急速增长,加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消费,因此以亲朋好友为单位的自驾游、自助游成为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都温泉度假区、灞陵桥等景区自驾游客达60%以上。全市各大景区停车场全部饱和,其中花博园景区不仅停车场停满了车辆,沿景区门前311国道路两边停放的自驾车东西绵延3公里左右,场面蔚为壮观。自驾车主要来自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等省内周边地市,以及苏州、山西、大连、广州等省外的游客。这说明经过近几年旅游宣传的强化和渗透,我市旅游知名度已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花博游品牌经过十一届花博会的培育,已逐渐深入人心,许昌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

    强化督查助推市场规范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做好“十一”黄金周的假日旅游工作,全市上下积极备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度假。市政府召开‘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假日办印发了《2011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方案》,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对做好假日旅游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强化督查,优质服务。市假日办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节日市场拉网式检查;市旅游局采取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分包的措施,分组对各县(市、区)、主要景区,特别是正在举办花博会的鄢陵县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受理游客投诉。三是大力营销,炒热市场。为预热“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节前,市旅游局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平台报道我市旅游新亮点、新线路和新产品,正确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借助花博会举办,邀请了以郑州为主的主要客源地旅行商近40家对许昌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进行踩线,吸引组团游客。花都温泉、大鸿寨和禹州植物园等景区在《大河报》、许昌及周边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扩大景区知名度,为“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的火爆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李俊玲 通讯员:胡春明
(责任编辑:周晓帆 )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