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5年里,周口旅游业在大发展的同时,也走进更多市民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周大妈打开电脑,一边点开一幅幅照片,一边念叨着这几年游过的景区名字,“每年‘五一’、‘十一’我们都会出去旅游。”
“十一五”时期,是周口市旅游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5年来,周口市依托太昊陵和深厚的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围绕“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的目标定位,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旅游客源市场稳步推进,旅游收入持续增加。周口,从一个单纯的旅游客源地,正在努力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转变。
构建大旅游格局
“十一五”期间,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市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的战略目标,并把“抓旅游、创名城”作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役”之一,举全市之力积极开展了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强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周口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9年9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日趋统一,纷纷制定文件,出台措施,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各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
2009年12月,周口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我市中心城区获得的首张“国字号”城市名片。
硬件软件双双强化
“十一五”期间,周口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亮点纷呈,旅游业硬件建设不断强化。以太昊陵、老子故里景区建设为重点,关帝庙、袁世凯故居、女娲城、中原民俗文化园等景区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都有所加强。太昊陵景区先后投入资金3.8亿元完成了太昊陵原址拆迁恢复工作。老子故里旅游区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资近7亿元,对明道宫、太清宫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把明道宫、太清宫恢复到了唐宋时期的建筑规模,建设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道源碑林、问礼广场、睡仙广场,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
- 伏羲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奠基仪式举行 2011-3-21 10:31:44
- 15万民众鹿邑公祭老子 2011-3-21 9:55:40
- 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昨日开锣 2011-3-9 15:43:59
- 辛卯年太昊伏羲祭祖大典在淮阳举行 2011-3-8 15:39:20
- 40个“非遗”项目要“赶”淮阳庙会 2011-3-1 10:39:1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