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雨愁煞人,谢导挥手乘鹤去。
为悼念谢导,郭亮村派代表赴上海,为谢导送行。广大村民听说后,深情难抑,十位村民包一辆中巴车,连夜驱车赶路近三千里,于10月25日晚出发,10月26日中午十二点赶到上海,赶上下午三点的追悼会,为谢老送行,表达深情心意。为了纪念谢晋导演,万仙山风景区宣传总监黄文中特别赋诗一首。
在追悼会现场,郭亮村民打出了“谢老,河南郭亮村民怀念您!”的条幅,来自遥远山村的村民的纯朴心意,打动了在场的上海市民和新闻媒体,纷纷围上来听一听郭亮村与谢导的故事。
18年前,谢晋筹拍电影《清凉寺钟声》,选择了河南新乡市辉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郭亮。谢导三上郭亮村,在这里生活了三个多月,与村民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住过的石头小房子现在已更名为“谢晋居”,成为旅游参观的热点。谢导还为郭亮村题词“太行明珠”。
第二年,谢晋带着刚刚剪辑好的成片坐飞机专门从上海赶到了郭亮,给全村人放了这部电影。影片的热映让这个沉寂的小村庄郭亮就成了全国闻名的地方。先后有《举起手来》、《战争角落》、《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等60多部影视作品选择了郭亮作为拍摄地。郭亮村从此成了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可以说,是谢晋改变了郭亮。
现在的郭亮村,已成立了万仙山风景区,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8年后,郭亮村和村子里的人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里却有一样东西从未改变,那就是对谢晋导演的热爱!本次三千里送行的义举,成为全国媒体关注和宣传的焦点,新华社全国通稿报道,《新民晚报》等近百家媒体与网站推出专题新闻。
已是初冬,万仙山郭亮景区内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仍络绎不绝。每天有三千名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学生在景区写生,一千名各单位精英在此进行拓展训练,数千名来自各地的游客,让景区淡季不淡,火热如常。更有上海、南京来的游客,开始点名要入住谢晋居,要在老支书家吃顿农家饭,要让老支书讲讲谢晋的故事和郭亮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