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我省文明旅游之花香飘神州
http://www.hnta.cn 2015/10/20 11:03:00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文明旅游事关国家形象,事关人民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醒中国公民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一句简单的叮咛,显示出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近年来,我省牢记习总书记要求,将文明旅游作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内容,创新举措,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中宣部关注。今年“十一”期间,我省文明旅游举措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焦点,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凤凰网、搜狐网、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全国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对“河南省助推文明旅游工作十项制度”进行了集中报道,河南省文明旅游被中宣部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文明旅游之花盛开在中原大地并成为中宣部树立的典型,其根基在于我省确立的“四个河南”总体部署。“文明河南”作为“四个河南”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郭庚茂在2015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河南建设推进大会上强调,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旅游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是提升公众文明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文明河南建设中首当其冲。近年来,我省将文明旅游作为文明河南建设重要任务安排部署,列入各单位精神文明创建的考核内容。省旅游局结合旅游行业自身特点,研究制定了十项工作制度,全面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制度先行硬性约束全面覆盖
《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为汉语“文明”一词的最早出处。文明,是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一般指精神财富,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众利益。维护公众利益,制度要先行,先立规矩,再做惩戒。省旅游局围绕文明旅游涉及到的游客、旅游企业、导游领队、饭店、景区等各个环节,陆续出台了“助推文明旅游工作十项制度”。其中,通过制定印发了《河南省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旅游企业约谈工作规定》、《河南省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河南省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加强要素管理,绷紧监管之弦。游客在河南一旦有不文明行为发生,将被记录在案。情况严重时,可能被通报征信机构,影响其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同时旅游企业发生违规情形,或有不规范、不诚信、不文明经营行为及苗头时,全省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将约见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整改,并通过定期发布“红黑榜”的形式予以警示。此外通过制作印发《旅游监管工作服务手册》、《关于加强旅游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河南省文明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河南省文明旅游先进单位选树标准》、《河南省文明旅游工作考核办法》、《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现场检查暂行办法及评分标准》,规划了一批“河南省文明旅游示范基地”,选拔了一批“河南省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对夯实服务基础、营造文明氛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宣传引导软性约束持续加强
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文明旅游,离不开对公众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省旅游局陆续开展了“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全省文明旅游进景区、进社区”和“寻找最美导游·随手拍”等主题活动。在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河南主会场,省文明办、省旅游局等12家省直单位联合发出《河南省文明旅游倡议书》,号召旅游全行业和广大游客共创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来自全省50家旅游企业负责人作为全省旅游企业代表现场庄严宣誓,表明坚持文明经商,自觉遵守市场行为规范。利用“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平台,在河南日报开展以文明旅游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宣传,在游客密度较高的郑州火车东站候车厅设置“文明旅游、平安旅游伴您走遍全球”大型公益广告宣传栏。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董亚娜在全国最美导游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导游称号”。永城市芒砀山景区推行“首问负责制”,树立游客零过错观念,持续开展景区“服务之星”、“微笑之星”等文明服务活动。近期全省正在开展“好游客、好导游推选征集活动”。通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文明旅游氛围,让大家意识到,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个人的行动自觉,文明不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自我的追求。
人人参与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努力。如今的河南,在文明之风吹拂下的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点燃了文明旅游的星星之火,汇集成璀璨的文明之光。旅行社不做“零负团费”、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云台山等景区通过硬环境的改善来影响软环境,以自身文明带动游客文明;新乡市南太行景区工作人员雨中守着游客忘记关闭车窗的汽车三四个小时,避免雨水进入,被游客称赞“第一次来河南,就真切感受到了河南的景美,人更美”;栾川县面向全球聘请文明旅游监督员并给予重奖。今年“十一”期间,栾川县老君山景区的道士和工作人员一起,做了2000碗斋饭,帮助不能及时下山的游客,被游客称赞:“一碗饭温暖了一个黄金周”。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儿已成河南旅游业界共识。导游遵德守规,替游客看病,背游客下山的事例时有发生。饭店拾金不昧,诚信经营事例不胜枚举。郑州裕达国贸的服务员帮助来自台湾的客家人在郑州柳林寻到了亲人,事迹被拍成了微电影。
文明旅游需要共同参与,良好的旅游环境深深感染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人人争做河南好游客。河南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河南不文明出行游客比率逐年递减,随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文明旅游正在成为中原风景之上的“风景”,文明旅游之花正盛开在美丽的中原大地。
文明旅游之花盛开在中原大地并成为中宣部树立的典型,其根基在于我省确立的“四个河南”总体部署。“文明河南”作为“四个河南”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郭庚茂在2015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河南建设推进大会上强调,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旅游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是提升公众文明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文明河南建设中首当其冲。近年来,我省将文明旅游作为文明河南建设重要任务安排部署,列入各单位精神文明创建的考核内容。省旅游局结合旅游行业自身特点,研究制定了十项工作制度,全面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制度先行硬性约束全面覆盖
《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为汉语“文明”一词的最早出处。文明,是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一般指精神财富,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众利益。维护公众利益,制度要先行,先立规矩,再做惩戒。省旅游局围绕文明旅游涉及到的游客、旅游企业、导游领队、饭店、景区等各个环节,陆续出台了“助推文明旅游工作十项制度”。其中,通过制定印发了《河南省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旅游企业约谈工作规定》、《河南省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河南省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加强要素管理,绷紧监管之弦。游客在河南一旦有不文明行为发生,将被记录在案。情况严重时,可能被通报征信机构,影响其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同时旅游企业发生违规情形,或有不规范、不诚信、不文明经营行为及苗头时,全省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将约见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整改,并通过定期发布“红黑榜”的形式予以警示。此外通过制作印发《旅游监管工作服务手册》、《关于加强旅游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河南省文明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河南省文明旅游先进单位选树标准》、《河南省文明旅游工作考核办法》、《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现场检查暂行办法及评分标准》,规划了一批“河南省文明旅游示范基地”,选拔了一批“河南省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对夯实服务基础、营造文明氛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宣传引导软性约束持续加强
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文明旅游,离不开对公众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省旅游局陆续开展了“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全省文明旅游进景区、进社区”和“寻找最美导游·随手拍”等主题活动。在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河南主会场,省文明办、省旅游局等12家省直单位联合发出《河南省文明旅游倡议书》,号召旅游全行业和广大游客共创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来自全省50家旅游企业负责人作为全省旅游企业代表现场庄严宣誓,表明坚持文明经商,自觉遵守市场行为规范。利用“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平台,在河南日报开展以文明旅游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宣传,在游客密度较高的郑州火车东站候车厅设置“文明旅游、平安旅游伴您走遍全球”大型公益广告宣传栏。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董亚娜在全国最美导游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导游称号”。永城市芒砀山景区推行“首问负责制”,树立游客零过错观念,持续开展景区“服务之星”、“微笑之星”等文明服务活动。近期全省正在开展“好游客、好导游推选征集活动”。通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文明旅游氛围,让大家意识到,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个人的行动自觉,文明不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自我的追求。
人人参与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努力。如今的河南,在文明之风吹拂下的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点燃了文明旅游的星星之火,汇集成璀璨的文明之光。旅行社不做“零负团费”、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云台山等景区通过硬环境的改善来影响软环境,以自身文明带动游客文明;新乡市南太行景区工作人员雨中守着游客忘记关闭车窗的汽车三四个小时,避免雨水进入,被游客称赞“第一次来河南,就真切感受到了河南的景美,人更美”;栾川县面向全球聘请文明旅游监督员并给予重奖。今年“十一”期间,栾川县老君山景区的道士和工作人员一起,做了2000碗斋饭,帮助不能及时下山的游客,被游客称赞:“一碗饭温暖了一个黄金周”。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儿已成河南旅游业界共识。导游遵德守规,替游客看病,背游客下山的事例时有发生。饭店拾金不昧,诚信经营事例不胜枚举。郑州裕达国贸的服务员帮助来自台湾的客家人在郑州柳林寻到了亲人,事迹被拍成了微电影。
文明旅游需要共同参与,良好的旅游环境深深感染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人人争做河南好游客。河南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河南不文明出行游客比率逐年递减,随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文明旅游正在成为中原风景之上的“风景”,文明旅游之花正盛开在美丽的中原大地。
作者:刘春香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大河报》国际旅游业关注“河南经验” 2015/10/20 11:05:38
- 《河南日报》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落幕 2015/10/20 11:04:05
- 《中国旅游报》扶贫攻坚,旅游冲在前 2015/10/16 10:40:20
- 《大河报》中老年游客“扎堆”秋季游 2015/10/13 12:27:34
- 《大河报》十一黄金周旅游热点关键词出炉 2015/10/13 1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