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 拥抱“诗与远方”
与会嘉宾举行圆桌研讨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业的恢复振兴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谷雨之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
4月21日,“谷雨”过后第一天,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一场引人注目的全球旅游“思想盛宴”再次开启。
这是一次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共谋文旅发展的集结,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促旅游业复苏振兴的宣言。
当天,来自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50余名代表嘉宾共聚一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扣论坛主题,探讨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发展方向、合作路径和模式创新,展望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未来。
“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领先和示范作用,中国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取消旅游限制也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带去了希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方式为世界旅游业复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并引发旅游市场结构、旅游消费内涵、旅游产品供给方式等的巨大改变。如何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创新发展模式,提振消费者的出行信心,加速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已成为各国旅游业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
“人们的心紧紧相连,我们对世界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已经看到抗击疫情的诸多成果,我们终将战胜疫情。”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通过视频传达信心。他说,阿联酋是中国游客在中东地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目前阿联酋驻华大使馆与阿联酋“拥抱中国”执委会紧密合作,通过举办阿联酋中国数字文化周、阿联酋时尚日等线上线下活动,不断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我们的任务是找到危机背后存在的机遇,重新思考和解构旅游行业的传统模式,并用可持续性的方式进行革新。”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达里奥·纳德拉说。
“用好文化内涵,用好科技支撑,以此繁荣旅游市场。”多米尼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雅米拉·费索在论坛对话环节中说,“我们注重通过数字化和科技手段,重新激活城市,让游客与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实时变化的城市。”
“疫情之下,我们在不断升级旅游服务,从山川到海洋,从健康到美食,从古村落到朝圣和运动路线,从文化之旅到自然之旅,一定会给大家宾至如归的感觉。”意大利拉齐奥大区议员ValentinaCorrado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满怀憧憬。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业的恢复振兴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放眼世界,国外旅游城市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做着充分准备;环顾国内,各地也在竞相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行稳致远。
“‘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平台。”郑州市有关领导在论坛上谈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典范时说,目前,郑州、开封、洛阳三个城市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交通为联,加快推动“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持续刷新旅游体验,打造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云南丽江,正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升华丽江旅游的内涵和魅力;四川乐山,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研学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打造实践体验地、主题网红地和产品打卡地,让广大游客尽享高品质的“诗和远方”。
“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而为了相遇需要相向而行。”论坛上,嘉宾们富有诗意的话语道出了共促世界旅游业复苏振兴的心声。
为了更好地相遇,中国与世界,河南与世界,正在携手续写文旅发展的崭新篇章。
我们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
——访塞拉利昂驻华大使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
塞拉利昂驻华大使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致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大明
“他们是人类共同抗击病毒的真正英雄。”4月21日在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塞拉利昂驻华大使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在致辞中向所有抗疫工作者表示感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期间给予塞拉利昂人民的援助表达了感激之情。
“旅游行业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更需要各方加强合作,群策群力。”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认为,本次论坛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并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各地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这是我第五次来到河南,我去过洛阳和开封,也很喜爱河南的美食。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来趟河南就像回家一样方便。”欧内斯特·恩多马希纳说,这也是他积极参与此次论坛的原因之一,并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和河南省建立合作。“茂密的热带森林、迷人的白色沙滩、有趣的野生动植物……塞拉利昂有很大潜力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他表示,塞拉利昂会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为全球旅游者提供完善的旅游保护机制。
重拾信心重振旅游
——访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在采访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致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河南郑州参加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郑州是一个高度开放且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4月21日,前来参加论坛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河南不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斯里兰卡人民来说,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很多人都想到北京的长城、故宫,到河南的白马寺、少林寺等旅游景点游玩。
这次来到河南,帕利塔·科霍纳最深刻的感受是,几乎感觉不到疫情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人们可以自由地到公共场所进行活动。他说:“我们对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卓越成效感到很震撼,这也激发了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中斯两国长久友好,斯里兰卡政府根据自愿原则将全体在斯中国公民免费纳入当地疫苗接种体系。”
在他看来,推动旅游业逐步复苏,首先要在全世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重振游客出游的信心;其次,在全球有效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国际上要强化健康防疫标准的互认,这需要各国政府相互合作。
旅游业是斯里兰卡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帕利塔·科霍纳看来,因为疫情,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不少国家,旅游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此次大家相聚郑州,相互鼓舞、共谋发展,让他对旅游业尽快恢复常态充满期待。
我和河南很有缘分
——访韩国驻武汉副总领事柳寅植
嘉宾认真聆听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宋亚猛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我和河南很有缘分,几年前我曾专程到河南旅行,游览了少林寺、龙门石窟、白园等景点,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多月前,我被任命为韩国驻武汉副总领事,河南又恰好在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的领区,这让我很高兴。”4月21日,在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现场,韩国驻武汉副总领事柳寅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柳寅植说,韩国和中国都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人们的出游需求会逐渐增加。韩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
“疫情结束之后,肯定会有很多韩国国民来中国旅行,中国的老百姓也会去韩国游玩。相信两国之间的旅游交流,会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柳寅植表示。
愿与河南开展包机合作推进旅游发展
——访泰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总负责人沛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身穿黑色的职业装,面带温婉的微笑,在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幕式结束后,泰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总负责人沛琳女士向记者畅谈泰国与河南文化旅游的合作发展。
作为东南亚著名的旅游地之一,泰国近年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旅游目的地。“泰国一直与河南的多家旅行社有着密切的合作。河南不仅有郑州、开封、洛阳这样美丽而又历史厚重的古都城市,还有少林寺等名扬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这些都对泰国游客非常有吸引力。未来,双方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合作。”沛琳表示。
对河南旅游市场,沛琳曾进行过深入的调研分析。她说:“河南旅游市场极具潜力,我们十分看重,希望未来能够跟郑州达成更多互送游客的合作,不仅是郑州的游客前往泰国旅游,也希望有更多的泰国游客到河南、到郑州旅游。”她还希望未来与河南合作开展包机业务,以方便河南游客到泰国旅游,也为泰国游客到河南旅游提供便利。
很多人都知道“萨瓦迪卡”是泰语的问候语,但却不知道男士和女士在使用时是有区别的。这个词不仅是泰语中“你好”的意思,还是泰国人区分性别最好的方法。在采访中,沛琳饶有兴致地“现场教学”,示范男士和女士说这个问候语的不同发音,并教大家说“卡坤卡”来表达谢意。
- 《河南日报》打造全新的郑州沿黄文旅名片 2018/10/30 9:30:30
- 《河南日报》郑州旅游出彩中原 中心城市联通世界 2018/5/27 10:05:06
- 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本周日启幕 来自28个国家的近百个 2018/5/25 10:12:38
- 《郑州晚报》“5·19中国旅游日”恰逢周六 全省多家景区捧出“优 2018/5/16 10:29:55
- 《大河报》中国国旅入境游全国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2017/12/21 15: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