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河南日报》从无A景区到5A景区的炫彩蝶变
http://www.hnta.cn 2015/11/10 11:20:30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
    灵山秀水、文化氤氲、大气磅礴的国家5A级景区——洛阳老君山,完美呈现在伏牛山间。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在“峰林仙境、十里画屏”的天然画卷中。

    2015年,老君山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景区游人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景区游客人数突破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07年改制前的200倍。

    历经8年艰苦创业,老君山缔造了新的传奇。这不仅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的战略抉择,一个国有林场到一个国家5A级景区的炫彩蝶变,更是在“栾川模式”创新发展历程中,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的转型之路。

    从无A到5A缔造神奇的“老君山速度”

    千年道家风,一处山水魂。从无A到5A的转变历程,老君山景区走了8年。

    老君山的前身是国有林业单位,2004年之后,景区陷入了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境地。2007年,民营企业家杨植森先生积极响应栾川县“工业反哺旅游”的号召,大手笔投入资金,对老君山国有林场进行改制。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景区开发伊始,就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为老君山的深度开发指明了方向。

    山峰、索道、栈道、古树、溪流相映成趣。老子文化苑成为老子文化的重要载体;中灵索道正式运营;君山金顶道观群落完美呈现,并氤氲着非常之“道”。景区游客中心,山顶游览步道,穿云、步云、飞云水平栈道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助推着“一轴两翼六大功能区”的大旅游格局逐渐形成。

    8年时间,累计10多亿元资金的投入,缔造了神奇的“老君山速度”。

    从30万到6000万创造独特的“老君山营销”

    随着冬季的到来,到老君山踏峰林、观云海、赏雾凇的游客仍然不少。

    8年来,老君山的年旅游收入由30万元猛增到6000万元,老君山的收入增加了近200倍,独特的“老君山营销”模式让人瞠目。

    节庆活动,催热了旅游市场。今年夏天,老君山依托无与伦比的云海奇观,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观海避暑节”。其间,音乐露营节、万人蟠桃养生宴、车友狂欢节、君山风铃节、学生专属旅游日、峰林旗袍秀等系列活动贯穿其中,使老君山的游客量同比激增80%。

    创意营销,拓展了景区客源。7月6日,一名女子头顶老君山“金顶”微缩景观赤脚走秀,引发社会关注。之后,数百人于老子铜像下共吃月饼、庆团圆,被微信朋友圈刷屏;接下来,七仙女下凡老君山,迎来眼球无限……“君山营销”掀起了强烈的旅游热潮。目前,到老君山的客源已经辐射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广东等全国各地。

    从个性化到标准化、智慧化呈现完美的“老君山服务”

    国庆黄金周期间,老君山游客爆棚,索道排起数百米的长龙,“道士下山”送上2000多碗斋饭,再次温暖了游客。这是“老君山服务”的缩影,也是景区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法宝”。

    景区停车场入口处发放的温馨提示卡,游客中心设置的长椅、婴儿车、手机加油站、擦鞋机等设施,救护中心的急救设备、景区的标识牌、星级厕所的残疾人厕位等,无不彰显着个性化、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智慧化服务为老君山旅游插上了翅膀。从预订酒店到在线支付,从网上购票到扫二维码进入,从视频实时监控到LED屏信息发布,从安全求助到接受救助的人工对话……便捷的服务已经成为可感可触的新体验。最近,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我省首个“互联网+”山岳观光型智慧景区在老君山落成,山岳观光旅游在老君山迈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八年砥砺磨一剑,巨笔磅礴写春秋。老君山的8年奋进历程,是一部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的时代华章,更是一曲敢于创新、助力“全景栾川”的恢弘壮歌!
作者:张莉娜 徐雷 周向毅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