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厕所建设和服务事关城市形象
http://www.hnta.cn 2017/2/21 9:08:57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沿街单位厕所对外开放,不仅缓解市民如厕难、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形象,提高公共管理效能,拉近与广大市民的距离,赢得市民的口碑与尊重。
    据报道,近日,68岁的李女士经过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门口时,因内急,想进校方便,却遭到保安的阻拦。无奈之下,她蹲在学校门口一角落解决。这一事件引发市民热议。
    事实上,去年初,昆明市就下发《公厕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餐厅、超市、加油站、宾馆饭店等非涉密单位内部厕所原则上对外免费开放。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沿街单位并未对外开放公厕。
    公厕服务是现代城市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现城市亲和力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不断延伸,人口不断增加,公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厕问题,看起来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考验着政府的城市形象观与以人为本的深度。
    客观地讲,单位厕所对外开放以后,由于外来上厕所的人数增加,会给这些单位增加管理难度,带来环境压力,甚至会增加服务成本。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理应更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尽到社会责任。沿街单位厕所对外开放,不仅缓解市民如厕难、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形象,提高公共管理效能,拉近与广大市民的距离,赢得市民的口碑与尊重。
    其实,多少人群需要一座公厕,多长的路段需要一座多大规模的公厕,有关部门应该进行科学的调研。在公厕建设跟不上,公厕服务不足的情况下,让沿街单位厕所先行补位,值得肯定。
    眼下,有的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看重城市景观形象、忽视公厕服务的倾向。据大河报报道,郑州火车站曾拆除建成不久的58座公厕。对此,该市综合整治指挥部解释说,拆除公厕是为维护窗口形象。而对于目前公厕偏少、可能出现的如厕难问题,有关方面并没有建设规划。另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襄阳市滨江大道被誉为该市“最美的马路”,但这条长6公里的江滩边竟无一座公厕,游人深感不便。现场的情况是,台阶角落,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而环卫部门正在修建的一座公厕和垃圾转运站,被规划部门确认为违法建筑。
    上述两例所讲的公厕问题不尽相同,但两地在处理城市形象与公厕服务的问题上可能都存在偏差。在城市管理者看来,公厕服务或许应该让位于城市形象。但如果百姓提着裤子四处急寻公厕,再美的城市形象也会索然无味。因此,如何兼顾公厕服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十分重要。
    事实上,公厕服务与城市形象并不矛盾。如果把城市的面子与百姓的如厕需求放在民意的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小公厕背后对应着大民生,如果公厕干净、卫生,布局合理,市民普遍感觉方便,城市形象也会无形树立。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化解市民如厕难题,不能依赖沿街单位厕所扛大梁,关键要靠政府完善公厕服务。政府要改变重城市景观形象、忽视公厕建设的倾向。城市公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服务优良,才能真正解决好“方便”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除了引导、督促沿街单位开放厕所化解如厕南问题,对城市公厕建设、管理应该给高度重视。比如,公示公厕具体选址方案,并征求民众意见;再比如,对公厕建设与管理不给力者制定罚则,避免某些部门以城市形象、资金紧张等为由回避建设、管理公厕的责任。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