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一带一路”为入境游增长带来新机遇
http://www.hnta.cn 2015/11/24 16:16:09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
       在经历了一度低迷甚至下滑后,我国入境游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11月1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报告显示,当前,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地缘政治、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入境游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依然未走出萧条周期,但“一带一路”构想的持续推进将为入境游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国际旅游应当、也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放眼当下,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已经掀起了一股涉及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的丝绸之路旅游热潮。中国国家旅游局已将2015年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并将在2016年沿用这一主题,以推动“一带一路”构想。
  据此,报告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将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两方面的拉动作用:一方面,“一带一路”将从国家战略高度引导我国入境旅游宣传推广和客源市场开发工作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聚焦,便于突出工作重点,集约化开发境外客源市场,入境旅游产业在树立和优化国家形象、服务国家总体战略部署方面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落地,有助于政府和产业界结合入境游客的需求特点,构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体系,这有助于推动各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与旅游资源特色,构建覆盖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线路的体系,有助于统筹各地区精选特色旅游产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构建世界级跨国精品线路体系,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基础设施改善和商业投资环境优化等,促进东部主要旅游客源市场进入中西部旅游资源集中的目的地,优化入境旅游流在中国境内的分布格局,并有助于提升周边国家与中国边境省份之间的边境旅游。
  对此,旅游业界已形成了共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表示,相比之下,“一带一路”对入境游的机遇大于出境游,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出境游目的地仍以传统的欧美及亚洲国家为主。国外不太平,国内目的地的形象却在重新树立,“一带一路”有利于缩小出入境游的“剪刀差”。通过五六年的时间,我国入境游的市场规模总量必将跻身世界前三,并有望超过目前位居第二的法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钟林生对此也有同感。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给入境游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从市场方面看,“一带一路”涉及4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蕴含着21万亿美元的投资潜力,占世界的29%,这对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投入方面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中,很多是投入旅游业的,比如在新疆建立旅游集散中心等,这对入境游,尤其是边境旅游来说,将是一个大的促进。从政策方面看,“一带一路”将促进入境旅游的便利化。从服务方面看,特别是在旅游交通方面会有很大改善。“‘一带一路’建设对入境游的最大拉动作用在于,将为入境游从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提供重要的机遇。”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博士李创新举例说,“比如今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重点是要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集聚。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将来进行旅游开发后,会成为新的旅游产品,以新的旅游形象展现在更多的国际客源市场面前,带动入境客流向我国的中西部进一步扩散。”
作者:孟妮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