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黑名单”看上去不“黑”
http://www.hnta.cn 2016/4/8 14:56:20 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次
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即日起施行。该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新京报记者日前了解到,游客不良信息保存一至两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
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地球人都已知道,这里不多讲;鉴于文明人对于不文明人的痛恨与不屑,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当然广受欢迎。有理由相信,该制度推广开去,会取得一定成效,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宣传,以便那些从不看新闻的不文明人也知道这个事情。过去许多年里,舆论频频炮轰游客不文明现象,之所以难以减少不文明现象,就是因为许多不文明人不看新闻。柏杨先生说得好:中国人的丑陋来自于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宣传不到位,执行就显得到至关重要。但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游客黑名单”存在着先天不足,换句话说,这个“黑名单”看起来并不“黑”。首先是进入“黑名单”的门槛实在太高,许多不文明游客基本上不够条件被列上去。比如,该制度将“游客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想想看,“不文明行为”要上升到被行政处罚与法院判罚的程度,这岂不是会让那些热衷于骑雕像脖子、刻画“到此一游”、喷泉池洗脚之类的游客,觉得自己很文明?
其次,制度的执行太温柔。如报道所示:“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确认一名游客的不良信息记录需要当事人认可签字。有多少不文明的人会认可自己不文明?会心甘情愿上“黑名单”?如果当事人不签字,执行人该如何是好呢?
我的建议是,进入“黑名单”的行为,要严苛一些。像新加坡那样对于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者施以鞭刑,咱就不效仿了,起码应当让乱涂乱画者受到“黑名单”的约束。旅游部门及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对不文明行为拍照为证,不必让当事人签字认可。此外,如果将不文明游客信息发送到其所在单位,威慑力也是很大的。
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地球人都已知道,这里不多讲;鉴于文明人对于不文明人的痛恨与不屑,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当然广受欢迎。有理由相信,该制度推广开去,会取得一定成效,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宣传,以便那些从不看新闻的不文明人也知道这个事情。过去许多年里,舆论频频炮轰游客不文明现象,之所以难以减少不文明现象,就是因为许多不文明人不看新闻。柏杨先生说得好:中国人的丑陋来自于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宣传不到位,执行就显得到至关重要。但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游客黑名单”存在着先天不足,换句话说,这个“黑名单”看起来并不“黑”。首先是进入“黑名单”的门槛实在太高,许多不文明游客基本上不够条件被列上去。比如,该制度将“游客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想想看,“不文明行为”要上升到被行政处罚与法院判罚的程度,这岂不是会让那些热衷于骑雕像脖子、刻画“到此一游”、喷泉池洗脚之类的游客,觉得自己很文明?
其次,制度的执行太温柔。如报道所示:“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确认一名游客的不良信息记录需要当事人认可签字。有多少不文明的人会认可自己不文明?会心甘情愿上“黑名单”?如果当事人不签字,执行人该如何是好呢?
我的建议是,进入“黑名单”的行为,要严苛一些。像新加坡那样对于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者施以鞭刑,咱就不效仿了,起码应当让乱涂乱画者受到“黑名单”的约束。旅游部门及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对不文明行为拍照为证,不必让当事人签字认可。此外,如果将不文明游客信息发送到其所在单位,威慑力也是很大的。
作者:方杨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优质品牌商品才是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 2016/9/1 10:46:02
- 导游能否成为旅游业中的“匠人”? 2016/8/31 10:52:07
- 乡村酒店前景看好发展仍受羁绊 2016/8/23 8:47:34
- 以人为本说厕所 2016/8/18 15:45:56
- 旅游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2016/8/16 16:02: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