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难忘的河南之旅,认识于永导游是我们的幸运,于导,真中。”刚刚经历过郑州暴雨之灾的游客魏先生,回到北京后给河南中信国旅的导游发来了诚挚的感谢微信。
这是一趟没有完成、并不美好的旅程,但游客没有抱怨,只有感恩。导游和游客,他们一起经历了什么?最终又是怎样顺利脱困呢?7月24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导游于永。
于永告诉记者,魏先生带着12岁的儿子,参加的是郑州+洛阳+开封+云台山的6日定制团。7月16日到达郑州后,先后游览了洛阳、云台山等地。7月20日下午三点多钟,正当他们在河南博物院参观时,突然被通知紧急撤离,出来时才发现外面的水已经淹没膝盖。
“当时被困大雨中,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有一个念头非常坚定,就是既然带团出来了,就一定要负责到底,不能丢下游客不管。”于永表示。
人生地不熟的魏先生父子二人,面对滚滚大水,更是难免恐慌,幸运的是导游一直陪在身边。
患难之处见真情,一场暴雨将三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魏先生在感谢信中还原了当时的感人情景。他说,“在郑州赶上了超级大暴雨,导游于永悉心安排,帮忙联系酒店,并亲自为我们探路,蹚着过膝深的水,将我们送到酒店,并买来零食以供我们充饥。7月21日,于导又带领我们在他家附近的酒店挨家打听,并最终安排我们住进了一家有水有电有网络的酒店。”
回忆当时的情况,于永历历在目。“原先预定的酒店在北区,肯定是回不去了,我马上联系博物院对面的中州酒店,被告知没有房间。四处打电话,稍微好一些的酒店,已经全部没有房间。” 于永说,万幸的是,最终在网络平台上发现,经五路有一家商务酒店尚有空房。
事不宜迟,于永决定冒险一试。他在前面带路,父子二人在后面小心随行。“魏老师,你顾好孩子就中,我扛着行李。”大雨倾盆,行走困难,平时20分钟的距离,三个人愣是用了1个小时,才终于走到了酒店。
“这家叫怡美的酒店真给我们河南人争气,虽然当时供不应求,但坚持没有涨价,239元的价格非常公道。”于永说,虽然酒店也停水停电,但至少安全,有了个落脚的地方,大家终于松了口气。人一松弛下来,自己竟险些晕倒。“牵挂着家里的爱人孩子和老母亲,虽然万分焦虑,但这个时刻必须和客人在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于永就带上客人往西郊自己家附近赶去。“我当时想的是,如果仍然找不到一家能通水电的酒店,就把客人带着自己家里去”。到了家附近,他安排客人先吃饭,自己扫了一辆共享单车,挨家去打听酒店,终于将客人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并在当天下午将客人送到高铁站,顺利返回了北京。
平凡之中见伟大,遇到问题有担当。像于永这样的导游,在河南还有许多许多。刚刚经历了疫情的旅行社,还没有恢复过来,在最旺的暑期,又遇到如此大的灾害,但没有人顾得上计较自己的得失,一心一意想着要保证游客的安全。不少旅行社彻夜不眠,倾心守候着困在机场、火车站、景区等不同地方的游客。同时尽力安排酒店,联系救援车辆,不停地查询航班的最新信息,处理改签事宜。
河南旅行社业界得到了游客的众多点赞。
有客人给旅行社留言:“滞留河南期间,没有一个客人出现没地儿住、没饭吃、没人管的情况。河南旅游人真的非常了不起。”一位从沈阳来河南的游客周老师说:“当时高铁东站只有二楼的肉夹馍还在经营,接站的旅行社司机为了给我们祖孙俩买肉夹馍,排了整整两个半小时队。”
“由于我的老年手机信号不稳定,旅行社还拿了一部手机给我备用。”
点点滴滴的温情和守候,让游客和旅行社处出了亲人的感觉,有了对老家河南的全新认识。正像一位游客所表达的那样,“这一次看到的最美风景,就是可爱的河南人,风雨过后,我们一定会再来重游。”
- “人在,文物在”!河南文博人在暴雨中守护着“老宝贝儿” 2021/7/26 16:06:51
- “人在,文物在”!河南文博人在暴雨中守护着“老宝贝儿” 2021/7/26 16:06:51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防汛救灾工作倡议书 2021/7/26 15:56:23
- 台上说学逗唱,台下不畏艰险 2021/7/26 15:54:39
- 河南博物院:文物完好 人员安全 2021/7/26 15: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