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霾散,春暖,花开。经过艰难的疫后信心重建和市场重建,“五一”小长假真正迎来旅游的高光时刻和出行的高峰节点。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5月1日-5日,济源示范区共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分别恢复到疫前的81.3%和85.2%。
产品供给丰富多元,景区游、乡村游、城市游全域发力。传统景区推陈出新,王屋山景区“愚公故里 品味老街”主题活动、小浪底景区“双龙迎宾”调水调沙活动、小沟背景区实景演艺《远古的呼唤》、五龙口景区“猴宝奇遇记”活动等精准圈粉。五龙口景区从5月2日起就采取限流措施。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备受青睐,南山森林公园10万亩槐花怒放,王庄峪见·耕读创客项目开放营业,到乡村去成为假日放松的方式。城市旅游亮点频出,济源植物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改造后的清趣园、新蟒园重新焕发活力。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红色游、文化游、休闲游方兴未艾。红色旅游潜力巨大,泰山杜八联景区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每天接待游客在5000人次以上。在愚公移山教育基地、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景点,处处可见家庭式亲子共游的场景。文化旅游丰富多元,博物馆开展的“青铜宝鼎DIY”亲子活动、图书馆举办的“深读黄河”及济源历史文明图片展、文化馆推出的网上艺课等,受到游客好评。休闲旅游方兴未艾,小有洞天民宿、小十方精品酒店节前被预订一空。市区各大酒店入住率达到100%,景区周边的农家宾馆假日都处于爆满状态。
服务供给更趋人性,安全感、体验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全省文旅系统开展“学党史 提品质”2021年质量提升年活动以来,济源示范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逐个点位自查整改等活动,促进景区品质提升。节日期间,济源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安全管理。济源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文明旅游“暖心服务”,“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济源农文旅如何“示”而为“范” 2021/4/26 15:10:06
- 秩序井然,丰富多彩,清明假期济源文旅市场春意盎然! 2021/4/6 11:01:53
- 济源示范区召开“学党史 提品质” A级旅游景区2021质量提升年行动 2021/4/2 11:27:59
- 愚公故里过大年 足不出城也精彩! 2021/2/18 16:23:36
- 济源:王屋太行赢天下——文旅体融合发展“点靓”济源神韵 2020/10/28 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