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黄河南,长饮黄河水。嵩山出少林,邙山有楚河。如何把郑州打造成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4月21日上午,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侯红作了《落实亚洲旅游促进计划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典范》的主题发言,通过四方面的措施,“让郑州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大河村遗址,商都遗址,嵩山少林寺,楚河汉界……该如何向世界推介郑州的旅游资源和线路呢?侯红用了“山、河、祖、国”四个关键字。
那么,这四个关键字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大河报记者了解到,山是嵩山,有“天地之中”,千年古刹少林寺,天问台遗址,汉三阙等等;河是黄河,有河洛汇流处,楚河汉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帝博物馆等等;祖是黄帝,郑州已连续十七届举办拜祖大典;国是古国,河洛古国,文明之源,还有大河村文化,仰韶中晚期文化等等。
目前,郑州市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城市。侯红说,郑州市整合3500多处文旅资源,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工程,构筑“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两带”是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一心”是主城区历史文化展示中心。
未来,郑州将建成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侯红说,郑州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打造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是文化驱动,让城市旅游更具吸引力。挖掘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功夫文化,将黄河文化月打造成国际文旅品牌。
立足郑州,打造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世界级文化旅游带。立足河南,与沿黄九省(区)奏响“黄河大合唱”。立足黄河文化,联合世界大河文明,共同活起来、热起来、立起来。
二是互联互通,让城市旅游更具亲和力。郑州将持续完善“一门户、两高地”体系,打造国际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体系高地、参与国际合作高地,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打造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是科技赋能,让城市旅游更具创新力。打造“一带”(黄河科创走廊)、“两翼”(高新区综合创新中心西翼、郑东新区综合创新中心东翼)、四区(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多点”(32个城市核心板块特色创新创意平台和街区)。
通过打造“互联网+文博+文创”体系,让旅游更智能,“沉浸式”体验助力消费升级,打造高品质的“诗和远方”。
四是绿色低碳,让城市旅游更具发展力。打造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让绿色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通过以上措施,“让郑州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侯红说。
- 河南郑州“牵手”四川乐山 签订文化旅游合作协议书 2021/4/21 13:47:08
- 郑州博物馆新馆将于4月30日正式开馆 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 2021/4/20 15:06:04
- 发车!8列“安阳”号地铁专列开进天津北京郑州 2021/4/19 14:20:06
- 黄河流域舞台艺术精品演出季精彩开启 2021/4/16 14:15:42
- 构建“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郑州塑造“黄河之都”城市名片 2021/3/10 9: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