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信息
焦作市两会聚焦 破解文旅融合时代考题
http://www.hnta.cn 2019/3/5 10:53: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当下,“文旅融合”成为高频词。“诗与远方”牵手,机遇和挑战并存。当我们满怀憧憬,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该如何破题?在实践层面,焦作市文旅融合探索的脚步已经迈出——

    今年春节假期,传统灯会、特色民俗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为焦作市景区增色不少。文化为景区赋能,人气旺了,旅游市场火了。

    依托焦作市美丽的山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通过“旅游+”,嘉应观等一批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焕发新的生机;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发展,将焦作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现代工业文明遗址等资源串连成“慢游焦作”特色旅游产品,开全省旅游创新发展先河;云上的院子、云武堂等精品旅游民宿的打造,则将乡愁文化和高品质旅游完美结合,深受高端游客欢迎。

    文旅融合离不开项目支撑。与张艺谋团队成功签约启动的《印象·太极》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武陟县与建业集团合作的嘉应观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下一步助推焦作市太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然而,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相加。
    目前,焦作市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游客体验同质化较普遍;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创意价值体现,原创IP少等。

    面对这些问题,焦作市文旅融合如何实现“1+1>2”?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积极为焦作市文旅融合破题。

    在市人大代表、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看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一个大的概念,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对自然山水景区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云台山景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把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品,这样才有生命力。

    马春明认为,文旅融合离不开创新,通过创新盘活旅游资源。举办云台山群英会、打造“云逗逗”IP形象、设计开发“云逗逗”文创产品以及精心提炼竹林七贤文化元素,这些都是云台山深挖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具体举措和积极探索。

    焦作市人大代表、市旅游协会会长、河南云台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志坚则从政策扶持、产品打造、创新角度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冯志坚认为,文旅融合要注意把握文化和旅游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要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调动焦作市文化旅游单位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破除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壁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统一运作和管理。要盘活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突出地域特点和怀川文化特色,做好挖掘、传承、开发、利用工作,切实提升焦作市文化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高端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拓展焦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企业;重视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积极探素“互联网+文化旅游”服务新模式。

    对于焦作市文旅融合新阶段的到来,焦作市政协常委、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融合:首先,文旅融合是深度融合,理念上的融合是首要的,要融到骨子里、血液里,不能“两张皮”;其次,文旅融合要有差异化的产品,既要打造景区文旅融合的亮点产品,又要结合焦作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群体开发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带来经济效益,这是破解旅游差异化不足、促进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第三,艺术创作对文旅融合的助推作用、对景区的提升作用不容忽视,要抓住文旅融合这一契合点,互相促进,互惠融合。

    “文旅融合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提升百姓满意度、增强游客体验感都是有益的,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寻找突破口,对照更高标准积极落实。”焦作市政协委员、焦作迎宾馆董事长侯珺劼说。

    侯珺劼认为,文化包罗万象,在焦作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以整合地方元素为重点,充分利用太极文化、四大怀药饮食文化等打造新亮点,不断满足现代游客需求,增加游客在焦作的文化体验。
    最是一年春好处。在文旅融合时代,期待焦作市文旅深度融合有更多有益的探索,让诗与远方尽春色。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舒湘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