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郑州北环路与京广铁路交汇处西北隅的南阳寨村由来已久,据考,约在500年以前,这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没有人烟。明代后期,这里的土地归老鸦陈东边兴国寺(又叫琉璃寺)的一个大地主占有,他派勤劳能干、忠实善良的杨姓、曹姓、焦姓等3户帮工,携眷到这里建房看场地,开荒种地,并于此繁衍生息。随着星移斗转,延至明末,有孟姓人家从大孟砦迁来落户,至清乾隆年间先后又有杜姓、陈姓迁来,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当时,因杨家人多,来的也早,就叫杨庄。清道光末年,又有王姓迁入,村庄不断扩大,仍沿用这个村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咸丰年间,杨庄出了一位武举人杨奉三,他是几百年前宋朝名将杨继业之后,使杨庄名声大震。因杨庄北边有个用泥土烧瓦盆而得名的盆杨,人们叫他北杨庄,杨庄因位于南边则被叫做南杨庄沿袭下来。
清咸丰11年(1861年)太平天国后期,地方不宁,河南遍地寨墙崛起。当地庙李、老鸦陈、石佛、五龙口、老俩河等村,均同时筑寨防劫。南杨庄的寨墙就是在这一年建成的。寨墙呈正八角形,每边长45丈,墙底1.5丈,顶宽5尺,可行马车,高8尺,加上女儿墙1丈有余。设东西两门。寨墙四周是寨河。荒乱年间,两门均有人看守,寨门早开晚闭,很难进出。南杨庄自然成为南杨寨了。南杨寨建成三年即清同治三年(1864年),村中立有石碑,碑中对建寨首领人孟继宣,寨门首领人杜海宴,全村人口300余人等都有记载。石碑1958年被毁。
1905年平汉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村东北处建一火车站,站以村取名,叫南阳(与“杨”谐音)寨车站,从此改了杨字,把杨、阳混为一谈,村寨名称也演变成了现在的南阳寨了。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