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御河上的桥
御河上的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16 17:27:2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河上架桥,方便行走,亘古使然。

    河不同,桥也不同。大江大河,水面浩渺,一桥飞架,凌空横贯,气势恢宏,顿时天堑变通途;小沟小渠,涓涓细流,一跃所不能及,便有石板横卧,或有木头相扣,精巧雅致,倒也情趣盎然。还有那皇宫后院、达官贵人的园林,廊桥亭台婉曲而引,又是另一番景致。

    用整整一条河搭建出一座特定历史时期的桥梁博物馆,恕本人孤陋寡闻,确是未曾有闻。而开封城内御河之上,眨眼之间,弄出一河宋代桥梁建筑风格的展示馆,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开封城内有条河,老年人说的是黄汴河,出城东流汇入淮河,城外叫惠济河,这条河东流百十里,北岸是我的故乡,少年时代这条河是我们游嬉的天堂。而开封城内的御河却是一条新河。说它新,源自于它是近几年开封新开凿的一条人工河。而“御”字冠之,又有许多的历史钩沉。因为如今开封地面上的河都是近现代的自然鬼斧神工,从古代走来的河都深藏于地下十几米几十米处。原因何在?有史记载,开封自有建城史起,历时两千三百多年,饱经水淹数百次,单全城淹没的就有六次,何况河乎?而御河者,却是源自北宋高祖年代,那时的东京汴梁城,煌煌帝都,八方争凑,万国咸通,漕运兴盛,京杭大运河直入京城东水门,天下奇珍异宝,百姓柴米油盐,全仗一条河。这条河,城外是运河,城内入皇城便称御河,今日之御河便是从这历史的深处流来的。

    今天的御河,南北向纵贯老城区,不长,包公祠码头处计起至潘杨湖面止,有两千余米,也不宽,阔处四五十米,窄处一二十米。它的诞世虽有历史机缘,更是开封市近几年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倾心打造的一河连五湖串十景的一大妙笔。

    一条河,无水,难称河;一条河,无桥,也枉为河。有河有桥,既是人工布置却也是规律造化,而把河上的桥做出故事、做出传说,那叫文化。

    巴黎城内的塞纳河,流淌的是欧洲文明,两岸镌刻的是欧洲文化,左岸是艺术的殿堂,右岸是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广州城内的珠江,华灯初上,游人如织,碧波之上,流光溢彩,左顾右盼,霓虹闪烁,一派南国风情;紫荆山麓,南京城内,秦淮河畔,每到傍晚,杨柳依依,妩媚多情,画舫移处,呢喃侬语,另是一番江南词话。而至开封御河,以上种种文化元素多含其中,玩味再三,不可一语道明。

    话归御河上的桥。

    御河有桥十一座,平均不足二百米一道,这在世界河流史上,单论桥的密度恐破吉尼斯纪录。而每一座桥梁所展示的宋代建筑风格,所设计的人文内涵,所反映的时代风貌更是前所未有。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大宋王朝的盛世繁华。

    让我们从包公祠码头起航,数道御河之上的桥。

    傍晚时分,最好是初夏时节,人们稍稍有些燥热,但也不甚明显,不过,对于水的亲近已是迫不及待。就在此时,踏上御河旅游公司特制的宋式画舫游船,船不大,吃水不深,可容数人或十数人,在电机轻轻的震动中,在导游姑娘清澈的笑容和甜美的话语中,开始你美妙的御河之旅时,迎面而来的便是第一座桥梁——西司桥。此桥因卧于西司门街而得名。整座桥叠梁而上,错落有致,整体青白石罩面,桥涵之中,侧壁之上,浮雕悬挂,一幅宋代市井风俗画扑面而来。有手工艺人的献艺场面,有制造作坊的家什摆设,更有买卖双方栩栩如生的相互交谈,有踢球的,有耍剑的,有玩把戏的,有做纺织的,有做陶器的,也有婚丧嫁娶的,场面丰富,自然如初。不管你河面上船来船往,他们自顾营生,对周围所有置若罔闻。画舫刚出西司桥,八字桥已在眼前。这座桥顾名思义由其造型而得名。据说国内这样形状的桥有两座,一座在上海,一座在绍兴,加上这座应该有三座了。正当你品味之时,导游姑娘已向你津津乐道起板桥来了。如同西司桥一样,板桥也是由一条街名而来,这条街就叫板桥街,切勿与历史上那位文人县官联系。板桥的历史典故你尚未听得明白,又一座气势宏大的宽阔石桥立在了眼前,这就是御河上的第一大桥——陆福桥。这座桥横跨御河,东西贯穿开封城中心,连接大梁路和东西大街,西达郑州,东至商丘,延伸绵长,昼夜繁忙。桥涵两侧,依然是宋代开封人日常生活的集中展示。据说,这就是《水浒传》中杨志卖刀刀劈牛二的州桥再现。是真是假,先且不论,单就这“陆”“福”二字,你仔细琢磨,是要与“禄福”相连通的,吉祥之愿早已让你心顺情畅,一派福禄景象。这样顺河游来,已到第五座桥,此桥不大,单拱独洞,木榫紧扣,浑然一体,宛若雨后彩虹,飞跨天际。这就是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那座虹桥。桥的独特构造自不必说,单看桥下舟船往来,畅通有序,就明白宋代桥梁建筑技术的娴熟高超。由此,你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都集中在北宋时期了。接下来是金奎桥,此桥也是由河右边一条金奎巷而得名。奎者,主管人间文运的星宿也,历来深受读书人的敬重。再接下来是孝严寺桥。孝严寺原本是杨家将的家庙,杨令公在抗辽战争中死难后,杨六郎为了纪念父亲,特地上奏朝廷,乞改家庙为孝严寺,朝廷准奏,孝严寺桥便有了根脉。画舫轻荡,又过龙韵桥、承平桥、廊桥,不觉之间已驶入御河上的最后一座桥——天波桥。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就会想到天波杨府。不错,天波桥一到,烟波浩渺的杨家湖、潘家湖风景区就展现在眼前了……

    说御河上的桥,不单单是惊叹建筑者们的精湛工艺,也不单单是赞美开封人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所倾注的智慧和心血,更多的是在思考在新的时代,开封向世人所展示的这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为了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孜孜以求的精神追求。

    河是桥的彩袖,桥是河的脊梁。

    城市是文化的躯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当今世界,不可战胜的永远不会是物质,而是文化,而是世代相承、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一座城市里,一条河都流淌着文化,那么,这座城市一定是不可胜的!

(作者: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朱元璋管闲事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