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僧冒险保秘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27 9:02: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冯玉祥第二次主豫是1927年6月,为了破除迷信,他对一些庙宇神像予以废除,开封大相国寺也被取缔,僧人们被遣返他乡。第二十八代和尚释安伦(号信参)、释安修(号善参)是大相国寺乐僧,他们自幼习乐技艺超群,酷爱梵乐毕生追求。在这危难之时,他们冒险将师傅释润生所使用的大相国寺梵乐手抄秘谱悄悄携带出寺,来到开封东郊文庄子孙寺院安下身并珍藏起来。这些世代相传的珍贵的梵乐秘谱才得以保存。
大相国寺梵乐在北宋时期已经十分兴盛,画圣吴道子的壁画就展现了梵乐为寺院佛事活动和为信众演奏的场景。宋梅尧臣在《苑陵记》中对大相国寺僧人弹奏古琴也有生动的描述。大相国寺在北宋时期为皇家寺院,寺内设置的僧纲司管辖全国的佛教事务。每当佛教举行重大活动,四海高僧云集于此,八方乐僧齐聚演奏,向佛献乐至诚至真,百人共奏,蔚为壮观。金元时期,开封城遭遇兵祸,经济衰退、文化萧条,但大相国仍然“三千歌吹灯火上,五百缨缦烟云中”。佛事活跃,佛乐依旧。到了清代,大相国寺常驻僧人有300多位,仍有专业乐僧演奏。民国时期僧人遭遣,释安伦、释安修将梵乐秘谱保存下来,传承至今。
大相国寺梵乐秘谱共6本,相国寺音乐曲谱5本,南方寺院音乐曲谱1本,另有偈、赞两本。大相国寺5本曲谱共记录乐曲182首,包括声乐61首、器乐曲105首、敲击乐曲16首。这些曲目演唱演奏时表演性极强,有的气势恢宏,有的清新典雅,既能在佛堂为佛事演奏,又能在大广场为信众演出。不仅有声乐,也有弹拨乐、弦乐、打击乐的曲目。这些曲目题材广泛,融汇了宫廷音乐、道教音乐、戏曲音乐、民间歌曲以及古曲等。声乐的主题多种多样:有偈赞、宣传伦理道德,歌颂帝王将相,颂扬历史人物等内容。偈赞是歌颂佛经,赞美佛菩萨的歌曲;伦理道德的内容大多是吟唱二十四孝;还有历代文人填写的词牌以及高僧填写的各类古子曲。
大相国寺梵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韵味独具,特色鲜明,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超凡脱俗、韵意幽远,唱者身心合一忘物忘我,闻者胸襟豁然神游情动,仿佛置身于极乐天境,于袅袅之声中细细体味人生之真谛。
2002年,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团恢复成立。编排了《相国霜钟》、《白马驮经》《宝鼎赞》、《菩提树》等40余个佛乐节目。参加了“迎澳门回归5周年庆典”、“第三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海南三亚南山观音苑广场大型佛教心灵音乐会”、“韩国佛教音乐学术大会”,还赴台在佛教大型活动中展演。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在国内外佛教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博得了一致好评。
(作者: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