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武元衡:正直无私为唐相 得罪强藩遭刺杀
武元衡:正直无私为唐相 得罪强藩遭刺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6 9:04:4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武元衡(公元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出身官宦之家,曾祖武载德,为武则天之族弟,官至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父武就,殿中侍御史。元衡曾为宰相,力主镇压强藩,后被刺杀。
    武元衡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后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初为华原县令,后因不满镇将骄横干政,托病辞官,闲居数年。德宗闻其才能,起为比部员外郎,一年之中三度升迁,官至左司郎中。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为御史中丞。顺宗时,因与权臣王叔文不和,改为太子右庶子。宪宗继位,复为御史中丞。他正直无私,秉公办事,史称其“持平无私,纲条悉举,人甚称重”。未几,迁户部侍郎。
    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武元衡官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金鱼袋,兼判户部事,封临淮郡开国公。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宪宗以武元衡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使。他俭己宽民,招抚少数民族,使初定的四川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颇为蜀人所爱戴。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元衡被召回朝中,仍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淮西吴元济拥兵自重,反叛朝廷。宪宗力主平叛,武元衡坚决支持,宪宗让武元衡主持朝政机务。王承宗上疏请赦吴元济,武元衡据理驳斥。不仅对淮西,对其他强藩,元衡也力主用兵镇压,引来强烈不满。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有一天早朝,武元衡在路上被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时年58岁。武元衡的被刺,朝野震惊。他被赠司徒,谥曰“忠愍(mǐn)”。武元衡不仅是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还是位文学家,尤工五言诗,著有《武元衡集》十卷。
                                

 

(作者:罗立新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