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东汉名碑——韩仁铭
东汉名碑——韩仁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30 16:42:22 来源:荥阳外宣网 点击次数:

 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韩仁铭碑,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简称《韩仁铭》。刻立于东汉熹平五年(176)一月,距今已1831年。该碑圆首,两侧浮雕3条螭龙,方座,通高2.23米,身高1.85米,宽0.97米,厚0.21米。碑首中间有篆额“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10字,额下正中有一圆形孔。碑身右侧为正文,左侧刻金代人之题记。正文为隶书,凡8行,满行20字,共154字,其中残缺、漫漶严重者17字。现珍藏于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碑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且都为政府公文。前6行为第一条公文,主要记述司隶校尉向地方官员申述前闻熹县县长韩仁的种种善行和德政,并要求为已经死去的韩仁树碑建祠;后2行也为一条公文,记述地方官员接到司隶校尉命令以后,派人到京县去建祠立碑,完毕后,办理者向上级所作的报告。正文之后,分别有金代翰林学士赵秉文和赵郡李献能介绍该碑出土情况与评价其价值的题记。

 《韩仁铭》是国内名碑,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首先,两汉碑刻完好存世者本来就不多,而将公文上石刻录留传后世的则更为少见;其次,韩仁应是京县人,且是德才兼备的良吏,后被诬陷狱,不幸短命丧身,成为为害社会的“党锢之祸”的牺牲品,而韩仁其人其事不载于《后汉书》等史籍,此可补其不足;其三,也是最重要和突出的一点,就是《韩仁铭》因其文字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来看,其正文隶书字体疏朗,遒劲流畅,是汉隶的一个流派;就其书风言,前人早就认为它“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立汉碑风范”,“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篆书碑额,行间茂密,和而能变,结体、用锋、线条等方面在汉篆中独树一帜,和正文隶书珠联璧合,可谓双绝。尽管经过1800余年的风雨剥蚀,仍然风骨犹在,神采依然,向被国内外书法大家和研究书法史的人所珍视。

 该碑于金正大五年(1228)由时任荥阳县令的李天翼发现于今荥阳市京襄城村后,遂移入荥阳县署内保存。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邑人宋俊三等联合县绅将碑移至县立高小学堂(今荥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建楼封禁。1997年,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将碑再移至今址,辟建碑亭保存。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