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扁担王经幢
扁担王经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30 16:30:14 来源:荥阳外宣网 点击次数:

 在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办事处扁担王自然村西南,康泰路与京城路交叉处东侧的街心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经幢。因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006年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石经幢”之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经幢,地面以上高5米,地面以下尚被埋约2米,通高约7米,整体分作幢座、幢身和幢顶三大部分。幢顶又分作六节:自上而下,第一节由宝珠等组成;第二节和第三节为仿重檐式屋顶;第四节,近似四棱柱,每一面均浮雕一佛像;第五节,仰莲座;第六节为八面花盖狮头,狮头之间刻宝相花。幢身为八棱柱,高2.1米,每边宽0.185米,为经幢的主体部分。其上刻满文字,较清晰者为“佛说父母恩重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佛教经文,以及经幢的刻立时间、书写和刊刻者的姓名等内容。幢座,雕仰莲、力士像及须弥座等。

 经幢是做什么用的呢?扁担王为何能立有这么大的经幢呢?

 经幢,是中国古代一种宗教石刻,以佛教寺院所刻立者为多,幢身常刻有佛经或佛像。“幢”是梵语的译名,原为用丝帛制作的伞盖状物,佛教徒建之立于佛前以作功德。建造石质的幢用来雕刻佛经(内容主要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开始于隋代和初唐,盛唐达至极盛,宋、金仍然流行。其主要原因是按照当时佛经的解释,凡念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人,或与刻有这种经文的幢身相近或接触到幢身影子的人,甚至幢上的尘土飘落到了身上的人,都可解脱或减轻罪恶。而扁担王经幢所刻经文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应是建于寺院内佛像前作为彰显功德用的,这说明金代在这里建有寺院。现在寺院虽然没有了,但目睹此幢,让人不免想像当年佛事活动的兴盛,仿佛听到经久不息的诵经之声……

 这座经幢刻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距今已804年,且形体较大,结构复杂,造型优美,雕刻细致,保存完好,为古代特别是金代石刻文物中之珍品。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