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私塾旧事】孤独的女学生
【私塾旧事】孤独的女学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17 8:51:0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在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鲁编修,他没有儿子,便把独生女当儿子养,请了先生在家里教闺女读书。 鲁小姐天资聪颖,五六岁时就读四书五经,没过几年,便能做出“花团锦簇”的文章。她爹又是欢喜又是悲伤,仰天长叹:“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了!”

    古时女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学霸”若想中状元,除非像黄梅戏《女驸马》里的女主人公一样女扮男装,瞒天过海。 私塾也不欢迎女学生。富家女祝英台要进学堂,也得女扮男装,与“书呆子”梁山伯之流称兄道弟。

    梁祝的故事源于魏晋,女学生的无奈与不甘一唱千年。 年逾八旬的洛阳退休教师史淑玲,生于传统私塾向近代学堂过渡的时代。鲁小姐的心境,她最能体会。 史淑玲也是独生女,老家在潘寨(今李楼镇潘寨村)。她的父亲史梅岑,当年是了不起的人物,曾任洛阳县参议会议长。

    史梅岑的心情,大概跟鲁编修一样复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民间私塾逐步向近代学堂过渡。除了国文,改良私塾还增设算术、体操、游戏等课程,然而在学生性别比例方面,几乎没有改变,改良私塾里的女学生依旧少得可怜。
                
    史梅岑学养深厚,不愿女儿成为“睁眼瞎”。他挣扎了许久,最终动用私人关系——他的弟弟是潘寨完小的校长,把女儿送进学堂。那一年,史淑玲8岁。 完小是完全小学的简称,即当时的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与其对应的是初小——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高小——小学四年级到五年级。

    潘寨完小有两个毕业班,两个班有100多个学生,只有3个女生,史淑玲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女生也都是教师家的闺女。 史淑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非常用功。毕业考试,潘寨完小仅有3个学生考上河南省立洛阳中学,史淑玲榜上有名!她穿着校服,拍了平生第一张照片。

    考上省“重点中学”又能咋样?父亲不让她上!史梅岑对女儿说:“闺女家认识人名就中啦,长大都是靠男人……”他不知道,再过几年,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史淑玲很伤心,却没有办法。她的父亲宁愿把侄子接到城里让其上中学,也不肯给她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她被撇在老家,跟着小脚母亲学织布。

    家里有很多书,她偷空读《石头记》(今名《红楼梦》),读一遍哭一遍:林黛玉老可怜,也跟着先生念过书,那么有才,最后却死得那么惨……人生终于峰回路转。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求学机会。史淑玲通过自学,成了一名教师。 86岁的她,写日记、写诗,玩微信上瘾。隔了大半个世纪,回望当年被迫辍学的经历,她只说了一句话:“我现在很满足!”
                
           

(作者:张花美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