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刘静沙
刘静沙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9 10:32:2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毫不夸张地说,我对诗人刘静沙那标志性的微笑的感觉,胜似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打第一次见面至今,也就是说我三十好几到六十几岁,见到刘静沙时他都是这样一副谦恭的笑容。从当学生到做记者,再到今天的河南手机报总编,这种笑容一直是真实的。其实,真诚的笑与虚伪的笑,今天的人们一眼都能看得清楚。

    这么多年过去,我对诗人刘静沙的印象除了当年与他年纪一样风华正茂的诗歌,再就是他大学毕业后和我的一段儿对话。

    那天,他专程到编辑部找我,给我说了他最近的经历。

    原来,国内一家著名企业的老总邀请静沙做他的助手,待遇优渥,前程无量。静沙说他去那里考察过,和诚挚邀请他加盟的老总交流过,也动过心,但最后他还是谢绝了。最终,静沙微笑着毅然踏入了他愿意献身的用诗歌与文字铺筑的人生苦旅。

    我编辑过静沙不少的诗歌,在启动写《诗歌编辑小札》时,静沙最早在我所列的名单之中。静沙大学期间,曾任著名的河大“羽帆”诗社的社长,在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发表过诗歌数百首,获得全国诗歌大奖十余项。

    但是我迟迟没动笔。

    刘静沙——

    曾负责的《焦点网谈》获得中国网络历史上首个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推动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全国重要的马拉松赛事;

    所策划的洛宁县委租房办公、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最美山村女教师梅香、山西黑窑场等报道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

    在我郑重告诉静沙要动笔写他时,他回复我:

    “诚恐诚惶。只想退到角落里,做一个不被关注的人。就像我写的《隐者繁塔》。”

    于是,我按照静沙的指引,来到他的博客,静静地品读这篇文章:

    深山藏古寺,这是一种意境。

    开封城里的古寺却是另一番意境。

    这是些坐落在喧闹都市中的佛寺。在滚滚红尘间,在商贩的吆喝声和行人的步履间,它们状态各异,各有各的心态和风度。

    闹市中的大相国寺有着煌煌的皇家威仪,开宝寺及其挺拔的铁塔则是一派轩昂的王者气度,而融入民居的古观音寺就是民间的了,它朴实、亲切,任由善男信女、平民百姓随便出入,不收取任何门票,整日里也是喧喧嚷嚷。而繁塔则是它们当中最安静的了。

    繁塔是都市里的隐者。

    和开封其他古寺的喧嚣不同,繁塔退坐在城市最不显眼的角落,不被人关注,好像也不关注别人,就连自己古寺的名字似乎都被人遗忘了。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心动也好,它却不动。

    在古城南隅,它闭目合眼,端坐成另一种风景,另一种高大。

    …………

    站得太高的繁塔是易折的。

    自977年开建以来的1000多年间,繁塔就因其太高而屡遭雷击,到元代已毁了两层。而又由于张扬的繁塔“王气”太重,明朝皇帝朱元璋害怕开封出皇帝而使天下易主,便下令将繁塔削掉四层,谓之“铲王气”;把王府的围墙扒掉,谓之剥龙鳞;把王府门封死,谓之锁龙头;把府中大殿拆掉,谓之挖龙心。

    从此,开封最为巍峨显赫的繁塔,低下了身子,成了一个不起眼的矮子,一个红尘中的瞎子,一个喧嚣中的聋子,一尊安坐的佛……

    视线从屏幕上缓缓挪开,我看到静沙那张熟悉的脸膛。这一次,他没笑。
(作者:中森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给老人搭把手
下一篇: 民谣里的宋朝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