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贡院·贡院碑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9/11 15:27: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河南贡院位于开封城东北部,即今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近日,记者跟随对地方文化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来到河南贡院旧址探寻它昔日的繁华。
据刘海永介绍,明初,河南贡院在省城的西南隅,后来改用周王府的巨盈库,地址在周王府西南角路北。明末大水灌城贡院被淹没。清初,河南乡试改在辉县百泉书院举行。因辉县地处偏僻,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利用周王府旧址修建了贡院。六七十年后贡院东、西、北三面被水包围,积水渗入院内,于是,雍正九年(1731年)迁往城东北隅旁边,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一倍,但由于应试者增多,考试时还需要搭建临时的棚屋。道光九年(1829年)贡院已颇具规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大水围城8个月,贡院所在的东北城角,是水势最汹涌的地方,因此,贡院被拆毁。次年,黄水退去,重修贡院。
“河南贡院本是‘乡试’考场,是全省秀才考举人的地方,‘会试’应在顺天贡院举行,但因八国联军入侵,顺天贡院被联军焚烧。光绪、慈禧作了一个应急的决定,将河南贡院作为‘会试’考场。”刘海永介绍说,这样一来,河南贡院就增加了额外的负担,1902年顺天、河南的乡试,壬寅、癸卯两科会试接连于1903年、1904年在开封举行。随着清王朝步入尾声,清廷宣布: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河南贡院举行的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场考试,为科举制度送葬,更使河南贡院独树一帜。
刘海永说,辛亥革命后,河南贡院改为河南省参议会会址,后来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也设立于此。再后来,河南大学医学院设立在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南大学医学院迁走,其址归河南师范学院(后改名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最后改名为河南大学)。
河南贡院中原来有两块碑,一块为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镜撰写的《改建河南贡院记》,另一块为《重修河南贡院碑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立。碑文详尽记载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及修复情况,颇具历史价值。两碑保存良好,字迹清晰,均是楷书,硕大壮观,记载了河南贡院的兴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增建了两个碑亭,对两碑覆盖保护。
(作者:王兰兰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