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清明节,我就会翻出1953年方城县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和由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仔细端详,重温我的叔叔、烈士王瑞常短暂的一生。
我的爸爸王瑞兴曾经参加过党的地下工作,姑姑王素秋(后改名王恒)曾经是河南省妇联主席,我随妈妈的姓。叔叔的故事是爸爸和姑姑讲给我听的,后来又查找历史资料等予以证实。
我的叔叔王瑞常系河南省济源县(现济源市)辛庄乡任寨村人,1925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年幼丧父。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的父亲和姑姑先后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一线英勇杀敌。此事对叔叔的影响很大。他虽有报国之志,意欲步哥哥、姐姐的后尘,但因年幼,家中母亲无人照顾,只好在家乡为地下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1945年春,年仅20岁的叔叔跟随姐姐王素秋(时任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参加革命工作。由于叔叔作战英勇,不久就被提拔为区基干队长。同时,在同敌特和反动会道门的斗争中多次立功受奖,被派往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学习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济源县第六区担任武委会干事,负责全区民兵工作,领导全区黄河40里防线的警戒。
1947年8月13日,叔叔随陈赓兵团抢渡黄河,挺进豫西,进行战略反攻,担任济源参战民兵团参谋。党中央决定开辟伏牛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鲁山县人民民主政府后,叔叔被任命为一区区长。
1948年2月23日,叔叔奉命带兵到伏牛山区剿灭土匪,胜利归来途中夜宿拐河镇区公所。当天急行军150里,人困马乏。正当战士们熟睡之际,突然被敌人包围。国民党南阳绥靖区司令派来的一个团将叔叔所在的部队包围得水泄不通。此时此刻,叔叔沉着冷静,果断指挥大家相机突围。他率部突围后发现仍有部分同志深陷重围,生命危在旦夕。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再入重围,解救其他同志。经过浴血奋战,绝大部分同志突破敌人的重围,安全返回根据地。叔叔却不幸身负重伤,英勇牺牲。残暴的敌人将其头颅砍下,带回南阳,挂在城头示众。叔叔牺牲时年仅23岁。
叔叔牺牲后,方城县军分区和鲁南县县委、鲁南县人民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表彰烈士功绩,并根据叔叔生前要求,追认叔叔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为叔叔颁发了烈士证书,奶奶享受烈士家属待遇。1950年7月23日,叔叔的家乡济源县任寨村党支部和村公所将烈士遗骸迁葬于任寨村村东,并立碑纪念。
如今,叔叔离开我们已经66年了。叔叔对革命无限忠诚、甘洒热血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奋然前行。他虽然在人世间只生活了23年,但他热心投身革命的精神让我们受益一生。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