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北方水城,千年桥事——我的开封我的桥
北方水城,千年桥事——我的开封我的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8/20 16:49:5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桥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精神。桥是一个城市最经典的语言,是一个城市历史和记忆的凝结。那么,桥,又给开封这座北方水城,带来了什么呢?开封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桥梁,今天一一为你盘点。

    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的州桥,因在汴河上也叫汴桥,是宋代东京汴梁最壮丽的大桥,明清时期把“州桥明月”列为汴京八景之一。1985年,开封市政公司在地下管网改造施工中,在自由路西段与中山路交叉点南侧的皮革大世界门前路边地下4.3米处发现州桥遗址,考古勘探观测系古砖、青条石和方木的混合结构。跨度5.8米,桥面南北宽17米,桥洞东西长30米,保存基本完好,这是开封最古老的桥。

    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不仅以宏伟的皇家宫殿著称于世,以美丽的皇家园林流芳千古,曲折环绕的河流更带来水乡特色,金水河、惠民河、汴河、蔡河、五丈河(广济河)交汇大梁,城区道路非桥莫通。而众多的桥梁星罗棋布于京城之间,为这座北方城市增添了几多生机几多神韵。据文献记载:宋时城内有各式桥梁近40座。其中,“虹桥”盛名古今中外。后有文人把东京汴梁的水上交通喻作“东方威尼斯”。

    在开封市朱仙镇,这个曾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合称我国四大名镇的地方,盛传民族英雄岳飞,在郾城大捷后追赶金兵于此,欲与金兵决一死战,而金兵决河欲淹岳家军,却淹死无数百姓。岳飞率部迎着波涛救捞百姓,不知是天意,抑或是地势,汹涌的河水神奇般向东折流而去。明成化14年,镇上百姓捐款,在波涛拐湾处修铁石桥一座,取名“元帅桥”,以纪念岳元帅精忠报国,救助百姓的功绩。数百年来,此桥至今犹存。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全盛时期。无论是桥的建筑结构或是营造技术,都较前代有新的发展和创新。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教授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桥梁在宋代有一个惊人的发展,建造了一系列美丽的桥,这是国外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

    斗转星移,时代运转,千百年后这些遐迩闻名的古桥建筑有的被埋于地下,有的已不复存在。但是,如今开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密布在开封的河湖之上,不仅在交通上给人们带来了实惠和便利,也使人们领略到它那美化城市的壮丽身影。

    古桥复建装点旅游景区随着开封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旅游景区相继出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仿古桥梁,如龙亭公园内的玉带桥,清明上河园的虹桥、吊桥,铁塔公园的曲桥,金明池公园的仙桥等。其中金明池公园的仙桥和清明上河园的虹桥都是以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复建的。

    虹桥首创于山东青州,宋仁宗明道年间,青州漳水上所架有柱的桥常被夏洪冲毁,一位曾当过狱卒的智者发明了以木材构筑大跨径、无桥柱的飞桥,数十年不坏。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北宋著名桥工匠师陈希亮仿照山东青州飞桥形状,在汴水上建了一座无柱飞桥,由于桥的中间部分高高拱起,远远望去,形如彩虹,因而称为虹桥。

    虹桥设计技艺高超,不仅达到了我国木桥构造的最高点,而且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写下了较为浓重的一笔。

    金明池内的仙桥,在临水殿之西数百步处,横跨在池南岸与水心五殿之间,桥南北长约数百步,桥面两边是朱红色的油漆栏杆,下面有四排雁柱支撑,中央隆起,若飞虹之状,谓之骆驼虹,可见仙桥与虹桥很相似,不过是因其规模要大于虹桥,才不得不“桥面三虹”、“下排雁柱”而已。这些桥梁的复建,使人们有幸目睹它当年的丰姿。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开封的旅游资源,再现汴河昔日盛景,从2002年开始,投资兴建水系工程,水系一期工程,河上有桥4座。位于东京大道至火车站道路桥为一孔拱桥,桥面宽30米,距河面高度在2.5米以上,在桥下河岸两侧各开有5米宽桥洞,以利行人经过。铁塔西街桥宽20米,也采用一孔跨越形式。内环路桥桥宽31米,形式与东京大道至火车站道路桥基本相同。最具特色的是龙亭东环湖路桥,桥型为3孔拱桥,拱顶距水面至少高2.5米,此桥为双身步行桥,如同两条白龙并列跨在河上。

    而水系二期——御河全长1900米,是宋都水系工程中重要环节,北起龙亭湖,南终包公湖。沿河有跨河大桥11座,其中既是景观桥又兼市政工程通客货运输桥6座,两岸景观小桥14座,共计桥梁20座。由南向北,跨河运输桥分别为西司桥、板桥、陆福桥、金奎桥、孝严寺桥、天波桥。跨河景观桥:八字桥、母子桥、龙韵桥、承平桥、集锦桥。

    西司桥是由南向北的第一座公路桥,宽30米,是一座五孔桥,中间三孔过船,东西两孔过行人,孔壁有精美的浮雕。西司桥,原型取自浙江绍兴的“荷湖桥”,桥身整体采用青白石装饰而成,桥上的石雕作品成为一大看点:桥栏望柱上,雕刻的30多头瑞兽石狮惟妙惟肖;栏板上,雕刻的牡丹和荷花花饰,千变万化。此桥始建于宋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主体构造为乾隆年间重修。

    八字桥,是一座大景观桥,将河道两侧连接起来。中国有两条有名的八字桥,一座位于上海,是中日“8·13”事变爆发地点。另一座八字桥位于浙江绍兴,是绍兴著名的桥。开封这座宽4米、长35.9米的八字桥,虽不是历史名桥,但也别有一番新景象、新特色。

    板桥,这座桥名字很特别,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同名,叫做板桥。不过这个板桥跟郑板桥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取名为板桥,是因位于板桥街而得名。板桥宽16米,引桥和主桥长度共240米。桥梁样式设计参考古“仙居镇平桥”,设计为折板型、宋代风格。

    位于板桥和陆福桥之间的木栈曲桥将秋韵园的亭子和园林串联起来,营造出宋代市井人家的生活场景,与保护留存下来的西门基督教堂、沿河古典园林,形成了中西合璧、相互辉映的美丽景观。用“芦花飞雪云秋月,木栈曲桥香桂菊。”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

    陆福桥位于陆福街和西门大街交叉口,因水系拆迁,这条在《如梦录》一书上记载的古街道将不复存在。把该桥冠名“陆福桥”,以便保存古城的历史信息。陆福桥长202米,宽40米,分南桥和北桥两个部分,按照《东京梦华录》中描绘的宋“州桥”形象设计。主体全部采用青石装饰,主桥桥洞南北两侧各镶嵌七个巨型石雕龙头,名为卧龙探海。

    夏荫园内,依照虹桥设计的母子双桥飞跨于主河道和分支水道,中间以桥亭作为连接,双桥映带,一水横穿,形成入口处‘双桥拱月,玉亭清风’的景观”。

    金奎桥位于西门大街北面新规划的次要道路上,大致在金奎巷附近,宽18米,长197.31米。该桥借鉴樟州江东桥造型,设计为“梁”桥“拱”样,以增多桥梁类型。

    位于春花园中的龙韵桥因形似一条龙横跨水面而得名,也是整个水系最高的一座桥梁。桥身采用的是优质青石,质地十分细腻,每一块石头的表面都显现出独特的层状自然纹理。在石拱桥东西两端,各雕刻了两条活灵活现的青龙,4块特殊的抱鼓石刻着中华民族的图腾,别有一番王者之气。

    孝严寺桥,位于法院街和孝严寺街之间,宽度35米,长211.31米。由于古孝严寺为杨家将故居遗址,此桥故而命名为“孝严寺桥”。桥上开一天窗,把路面一分为二,中间是绿化带。古代汴河与泗水想通,故孝严寺桥仿照山东兖州“泗水桥”而建,让人想起香山居士写下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承平桥,这是集锦园里的一座小景观桥,承接太平盛世之意,此桥保持了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集锦桥,仿照南方的古桥而建,以水系的第一个主题园区——“集锦园”命名。这种桥有两种作用:一是避雨;二是小商小贩在桥的两边卖东西。

    御河上的最后一座就是天波桥了,这座桥位于西环湖路,因与天波杨府隔岸相望,故而命名为天波桥。天波桥宽度30米,桥型设计上,采用我省临颍县的“小商桥”作为设计原型。临颍小商桥在古代桥梁中很有名气,是岳飞抗金郾城之战的发生地,并且是岳飞部将杨再兴(杨家将后代)率三百骑兵抗击金人十万大军而后阵亡的古战场见证物。

    2006年11月28日,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河南段标志性建筑——开封黄河大桥(开封黄河高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开封黄河大桥于2004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全长7.8公里,主桥长1010米,桥宽37.4米。该桥的建设在五个方面创下了全国第一,桥的长度及其七座塔的桥式和八桥跨的连续数量,在国内居第一,在世界上居第二。

    距该桥数公里外,是于1989年建成通车的106国道上的第一座开封黄河大桥。该桥当年建成时桥长4475.9米,是当时亚洲第八长桥,桥名“开封黄河公路大桥”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所题。

    如今,在开封新区的汴西湖上,一座座现代大桥也跨湖而起。汴西湖上一共有五座桥梁,自北向南依次为复兴大桥、东京大桥、金耀大桥、郑开大桥、晋安大桥。

    2010年8月16日,开封新区黑岗口调蓄水库东京大桥、金耀大桥、晋安大桥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这3座桥梁将成为开封乃至中原地区的标志性工程。

    金耀大桥位于金耀路一带的水库范围内,西起一大街平交口,东至集英街平交口,全长1368米,其中桥梁段长211米,道路段长1157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宽50米,桥梁标准横断面宽42.5米。建成后的金耀大桥蕴含“宋风古韵”的理念,体现“清雅柔逸”的俊秀风格。

    晋安大桥位于晋安路一带的水库范围内,西起一大街平交口,东至集英街平交口,全长1219.7米,其中桥梁段长40米,道路段长1179.7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宽69米,桥梁标准横断面宽64米。该桥采用单跨结构,利用水闸的资源条件,引入水帘瀑布的概念,整个设计简洁、自然、朴实、大方。

    郑开大桥2014年1月28日正式通车,以“水城文化”为总体设计理念,位于郑开大道,西起一大街,东至集英街,横跨开封西湖,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郑开大桥全长1180米,其中桥梁段340米,道路段(含引桥)840米;桥梁横断面幅宽64米,引桥幅宽69米,布置双向10个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工程造价约1.8亿元。

    东京大桥2014年7月1日竣工,站在郑开大道上即可看到此桥的壮观美景。西起一大街,东至集英街,全长1622米,其中桥梁段长375米,道路段长1247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宽69米,桥梁标准横断面宽56米。桥梁景观预示着开封自春秋大梁、北宋东京汴梁以来作为中原核心城市的第三次崛起。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