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0国道到巩义,有一串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浮戏山、雪花洞、杨树沟、青龙山,还有就是在这些自然风景中的人文标志。夏日清晨,趁着稍许凉意,记者来到巩义市新中镇新中村,探寻在这里矗立百年的张祜庄园。
一脉与康百万齐名的家族
“新中村历史悠久,是老镇政府所在地,因为靠近国道,地理位置相当方便。”新中镇党委委员秦国省介绍说,新中村,原名叫琉璃庙沟,但这还不是它最古的名字,最古的名字叫缸窑沟。
“因古时沟内有烧制水缸的炉窑而得名,后因为沟口盖了一座琉璃瓦庙,改名为琉璃庙沟。”顺着秦国省指引的方向,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古时被称为缸窑沟的北口,有一片豪华的住宅群,当地人称为柏茂庄园,是当地的望族张姓人家的豪宅。
张祜庄园曾与康百万庄园齐名,在当地有“北康南张”之说。据介绍,琉璃庙沟张氏于明朝隆庆年间从安徽凤阳迁往这里。在清朝道光年间,已是巩义出东门富户之首,时有田地十余顷。受自家(老宅院)窑头上苍劲挺拔的古柏启发,十六世祖辉明为钱庄起字号为“柏茂”号,民间俗称“柏茂家”。后张诰任伪保长,又因打煤窑出名支持抗日有功亦叫“张诰家”,张祜是张诰之父,故称张祜庄园。
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
敲开张祜庄园大门,门卫是土生土长的新中村人王刚枪,70多岁的他也见证了张祜庄园兴衰与保护。“原来庄园有50余处院落,现在保存完整的院落有13处,85间楼房,32孔窑洞,占地面积近百亩。”王刚枪说。
庄园讲解员王海燕告诉记者,对于张祜庄园,很多人并不叫它张祜庄园,而叫它张诰庄园或者张诰家。近百十年来,张诰的名气远远盖过了其父张祜,也远远超出了中过举人的伯父张祐。
张祜庄园据说为上海设计师设计,在建筑上也很有特色,顺着山势,砌成了三层窑洞,最深的有20多米,且洞内有洞,上下分层,回环曲折。底层窑洞出檐两米左右,二三层往里收了3米左右,形成了各层都有一片活动平台。
记者看到,张祜庄园既有北方庄园的大气,又有南方庭院的别致,可谓中西合璧:院里楼房皆是蓝瓦盖顶,悬檐立栋,楼房的上下层之间以石柱相接,刻花的柱础上立着方形石柱,到处可见张祐题写的镌刻于廊柱上的格言和警句,显示了这个家族为人处世的态度。而在窑洞门前的浮雕罗马柱头,又仿佛让人置身某处江南小院。
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张诰之所以在名气上超过他父亲,是因为张诰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王海燕说,他既是个善人,又是个恶人。
据介绍,张诰在灾年和过年节时都会救济穷人;他的“圈子窑”以不给工人自由、不顾工人的死活而使他恶名远播乡里。他是个支援过皮部抗日的开明士绅,又是一个追随国民党的顽固分子。
1945年,八路军皮徐支队在巩县一带进行抗日斗争,张祜庄园曾一度成为“豫西抗日专员公署”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公有。1987年,被列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在随后开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张祜庄园的游客越来越多。”王刚枪说,新中村的富裕原先靠煤矿,现在要靠这座庄园了。煤有挖完的一天,但祖辈留下来的财富却可以永远都在。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