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梳妆台
梳妆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6/23 9:36: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马去“门”空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儿女梳妆来……”

    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一首《三门峡——梳妆台》在亿万中华儿女中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如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时不时还会被人在大众场合里朗诵。那雄壮的诗句、优美的诗韵体现了作者磅礴的气概,每次听到都会受到不同的感染。许多人听后受到诗意感染的同时,也会在脑海里产生一个疑问:梳妆台在哪儿?

    其实,梳妆台是一块礁石,它位于黄河三门峡河谷下方不远处。相传大禹导河治水时,带领大军凿制而成,因其形状酷似妇女的梳妆台,人们便以此命名了。

    说起梳妆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边有一个名叫英姑的姑娘,天生美丽而有志气。一天,她听说皇帝来三门峡选妃,便主动应选,希望到皇帝身边,劝其疏导黄河、开发三门。她入宫之后,虽然朝暮相劝、泣血奏章,可昏庸腐败的皇帝只管自己淫乐,哪管人民死活?英姑一气之下逃出深宫,历尽艰辛奔回家乡,立于千仞之上凝视着奔腾咆哮的黄河水,悲切地呼喊:“我英姑生不能劝皇帝治理三门天险,死也双目不闭。”说罢投河而死。英姑壮志未酬,死不瞑目,变为神女。每当晨曦初放,神女便侧身坐在砥柱东侧的一座石峰上梳妆理发。石峰翘首望天,好像在盼着圣人降临。后来,人们便把这座石峰称为梳妆台,以寄托对英姑的怀念和盼望后人治理黄河天险的夙愿。

    黄河三门峡大坝修建期间,诗人贺敬之来到如火如荼的大坝工地实地采风。当他听说了这个传奇故事,并亲眼看到数万名黄河儿女日夜奋战修筑大坝的场面时,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的前半部写旧黄河儿女的血与泪,后半部憧憬新中国改造黄河后的愿望:“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儿女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照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除了贺敬之外,还有两位诗人在诗作中描述梳妆台。郭沫若在《颂三门峡水库工程》写道:“水打梳妆台前过,开元旧有娘娘河。娘娘已自随流水,故把妆台付逝波。”郭小川在《三门峡》里写道:“旧梳妆台打碎啦/‘娘娘’住进了新宫殿/英雄的儿女/用双手将方圆几千里的明镜高悬……”

    1957年,因为修筑黄河三门峡大坝的需要,梳妆台和上游的鬼岛、神岛、人岛一同被炸掉了。如今,只留下一段美丽的传说和几位诗人们的优美诗篇。

(作者:金光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少林僧议助秦王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