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旧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6/19 17:25:3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开封市北土街原市政府大院后面有一座旧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河南省教育厅所在地。记者跟随刘海永来到这里,走进这座充满沧桑感的二层建筑。
走进大院往北走,扑面而来的是上下券廊,券廊中间有个木质楼梯,兼顾着过道功能,可以通往后院的小楼。木质楼梯布满灰尘,像是多年无人登楼了。楼梯第一阶梯已经缺失,楼梯扶手也是厚厚的一层灰。我们小心翼翼拾级而上。二楼的楼板、楼梯也是木质的,只是上面铺设了一层方砖。门窗均为弧形砖花牙拱旋,拱形的花棂玻璃窗户显露出典型的西方建筑风味。屋顶为中国传统的小青瓦坡面房。上面房门虚掩,推开木门,映入眼帘的是空旷和寂静。室内用苇席搭的天棚已经坍塌。墙上张贴着过去的报纸,字迹已经斑驳。刘海永说,这里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作为市直机关的办公地点。在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面楼下曾经的职工食堂。
后楼是一座略小于前楼的二层建筑,因年久失修,屋顶已经塌陷,一些苇席悬在墙上,破败不堪。庭院中杂草丛生,树枝、废弃物堆在院中。通向楼上的是窄窄的门洞,上面的墙壁已经扭曲,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看门的师傅告诉我这里曾是河南省教育厅所在地,但是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之前,不足为信。”刘海永说,他不断查阅资料去证实这一说法,《开封市近代建筑史略》对这个建筑没有记载。查遍20多册《开封市文史资料》也没有记载。7册《开封市地名词条》中还是没有记载。无奈,他就从开封的教育机构沿革顺藤摸瓜。《开封简志》、《开封市志》都是简单的记载。刘海永向记者叙述了寻找脉络,刘海永说,清代,开封设有府学、县学,但因其是省会,教育多归教育行政部门提督学政管理。1902年,开封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河南大学堂,全省学务归学堂总办管理。后组建了省学务处,管理学堂学务。1905年,裁撤学务处,设提学司。1906年提学司改学务公所。1913年,改学务公所为教育司,中间几年机构几度变革,直到1917年9月。政府令设教育厅,河南教育厅厅长奉命来汴,在双龙巷租民房办公。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河南,成立河南省政府,教育厅迁入已经裁撤的道尹公署。开封道尹公署在河道街原河道总督衙门旧址,因该道兼管黄河修防工程,所以一般人又称之为“河道”,又因该道署地处开封城内偏南,又称之为南道,以与地处北道门街的粮道同称之为南北道。刘海永在《开封市地名志》中发现证据,他说该书中“河道街”词条载:“清代因河道署驻守该街东部路北,乾隆年间改成河道门街,光绪年间称河道街。1928年河南省教育厅设在河道署衙旧址,该街改称为教育台街,1948年复称河道街。”
这两座旧建筑见证了当年河南省的教育,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可惜的是后面那座楼已经濒临倒塌了。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