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墙自北向南共有三处城门,其中子门是最北部的一处城门,向南则分别为万胜门和新郑门。
开封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王三营介绍,堌子门遗址位于河南大学新校区东北部,向南1670米为万胜门遗址,向南约3340米则为新郑门遗址。勘探结果表明堌子门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2米,东西宽19米。在城门缺口处距地表深8米~11米的文化层中有大量的碎砖、残瓦等遗物堆积,这说明该城门应为砖砌或是墙体包砖的,而且城门之上还应有门楼建筑。
王三营说,在城门缺口处的以西还探明了一瓮城,瓮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9米,东西宽45米,瓮城拐角处均为抹角,有一定的弧度。瓮城开设瓮门两个,一个位于南墙偏西部,呈长方形,东西长15米,南北宽10米,我们称之为南瓮门;另一个位于西墙偏北部,也呈长方形,规模大小与南瓮门完全一致,我们称之为西瓮门。瓮城城墙墙体宽度各段比较一致,均为9米左右。其城墙的建筑结构也与外城西墙一致,为夯土版筑而成,且夯土的结构、分类都与城墙主体上的夯土几近类同。城墙之基础部分也是碎砖与土混合夯筑,非常坚固。在两个瓮门的缺口处,距地表10米~11.3米深处的文化层中也有大量的碎砖瓦等遗物出土,这同样说明,当时的瓮门也应该是砖砌或墙体包砖的。
“堌子门遗址的探明是近年来外城遗址考古中继南薰门、新郑门等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王三营说,堌子门遗址的形制与以往所发现外城城门均不相同,以往所发现的几座城门,大致可以分作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京城的正门,其瓮城平面均为长方形,且是直门两重,如南薰门和新郑门;另一种是属于京城的偏门,瓮城平面均呈半圆形,瓮圈之上只有一个瓮门偏开其右侧,如万胜门和新曹门。而此次所探明的堌子门,应属于京城的偏门一类,然其瓮城平面则呈长方形,且在瓮圈之上开设了两个瓮门,一个偏开于其左侧的瓮墙上,另一个则开在城门对面瓮墙上的北部,虽然在总体上仍属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屈曲开门”的范畴,但其自身的形制却与以往所发现的外城上的任何一座城门有所不同,因此,意义尤其重大,它丰富了宋外城城门形制的又一类型,为北宋时期东京城城门建筑结构等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而珍贵的考古资料。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