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封的四合院
开封的四合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6/11 9:54:0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四合院,我国这种住宅建筑传统的布局样式,在开封的使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已相当广泛。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住宅数处,都有门楼房、厢房等,其主要特征便是“前堂(厅)后寝”所构成的四合院。

    北宋灭亡后,“东京城市文明”分别朝南北两个方向转移。一是宋室南迁临安城,也就是杭州;二是金兵得胜班师北移转,建筑、园林方面包括构件、匠人,乃至所谓花石纲的太湖石壮大造就了燕京城,也就是北京。

    我国历史学界、建筑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早有权威性的论断,即金代燕京、元代大都的皇宫都是仿效的北京皇宫。同样,北京早期的四合院也是当年开封四合院的仿效之作。只是前一个论断影响较大,广为公认;而后一个论断影响较小,不为世人所注意。北京四合院的建筑传统根脉确在开封,说开封四合院是北京四合院的“先师”,并不是危言耸听。忽略了这一点,便会有一个相反的认识,也会小看了开封四合院的历史价值。

    明清时期:开封四合院虽然从数量到规模都不如北宋一代,但仍在继续传承,日臻完善。这时的开封四合院,庭院既空间敞亮、大小适宜,布局又封闭有序,不但能满足中国各种封建礼制,还保障了住宅的私密性和生活环境的安宁。

    房屋结构讲究明三暗五,四梁八柱,所谓“墙倒屋不塌”。形式多为前出厦,饰以木雕,配以半砖半木、推窗亮格的前脸儿;后出檐,饰以砖雕,镂刻多种图案。外望青砖布瓦、隆脊吻兽,内观间有雕花木隔,上扎精细苇席顶棚。

    开封四合院除一部分为独院外,还多为二进院、三进院。不少四合院又有着装饰非凡的高门楼,开封人也称为“花门楼”。门楼一般在左偏位,高于门房与倒座,以配房山墙为影壁,大门两扇,外饰铁制或铜制门环。门楼下楹装石头门枕或抱鼓石,中设活下槛,提装方便。讲究家,整个门楼高大气派、瓦顶装修、细布图案,真不亏称为“花门楼”。你看那砖雕、石雕、木雕、彩绘,梅兰竹菊、龙虎凤鹊,给院子的主人赠添着喜气、财气、生气、福气。建于晚清,现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开封刘青霞故居,就是典型的一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家庭结构的缩小,加上当时私有房产的改造,开封传统的四合院几乎都变成了大杂院。各家各户为解决住房不足纷纷在各自门前和一切能占用的地方盖起高低不齐、大小不等、五花八门的厨房、住室、窝棚,原本宽敞的庭院只剩下可勉强通行的小道,极大破坏了原有的风貌。据记载,仅1958年全市不完全统计,就有233个门楼改成住房,还有许多四合院的门楼被拆掉。1959年夏到年底,仅某区房产科就用门楼拆除的石门墩、石狮、石条、抢鼓石等烧石灰2750吨,四合院门楼之毁可见一斑。由于省会1954年迁郑,开封老城区的改造数十年没有大的动作,使得一些四合院、花门楼尽管残破却侥幸得以保存下来,现存的大多为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据实地估计,目前开封四合院的数量尚在100处以上,门楼的数量与之基本相当,从整体上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门楼尚存,四合院布局未变,仍有部分老根基和少量旧房,但面目已非,不过部分还可修复,此类占大多数。另一类是保存较为完整、建筑优秀,有的还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类为数不多,散见于刘家胡同、双龙巷、乐观街、双井街、花井街、保定巷、侯家胡同等处,个别的已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务院批准的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刘家胡同及双龙巷各划一片为传统民居保护区,规划要求“保护区内民居的维护和改建都应按传统建筑风格,保持其原有传统风貌”。

    前景应该是可喜的,开封这座古都的振兴已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一次关于郑汴一体化的记者访谈中,有一段话给人的印象极深:“开封虽然褪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其城市品格、市民精神却一直没有消亡,深厚的中原文脉一直在开封传承。世界上众多城市中,唯有开封在遭遇一次次黄沙、黄水、战乱的毁灭后,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旧城上重建、重建、再重建,并获得新生,街还是原址上的街,桥还是原址上的桥,成为中华民族、中原文化生生不息精神的典型代表。”谈话中说了街、说了桥,虽然没有提及构成古城肌体的主要元素民居四合院,但人们都能认识到,开封四合院是这座名城历史文化的一种珍贵的传承标本。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恭陵遥望皇后墓
下一篇: 开封与戏曲渊源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