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周公营建洛邑
周公营建洛邑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6/4 19:05:23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司马迁说过:“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都洛阳,实际方位在现在的偃师;周都洛阳,位置才是现在的洛阳市区。洛阳城的最早营建者是周公。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准备在洛河与伊河一带兴建新都,以此镇抚东方。

    有一个“武王运鼎”的传说,说的是武王把象征王权的九鼎从商都运往西岐,路过洛阳时,怎么也运不动。武王知此乃天意,便把鼎留在了洛阳。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其鼎腹分别刻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字,代表天下九州,为传国之宝。

    武王想在洛阳定都,又把九鼎留在洛阳,但不幸的是他灭商第二年即因积劳成疾而辞世,其子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代行国政。

    周公,姓姬名旦,因其最初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以南),故称周公。他摄政后,先平息了纣王的儿子武庚与管叔、蔡叔串通的叛乱,随即于公元前1038年,为实现武王的遗愿,开始在河洛一带选址建都。

    周公先到夏朝初都阳城,建了一座测景台,立圭表,以测“地中”的位置,结果测出阳城为“天下之中”,距阳城不远的洛阳平原也为“天下之中”。接着,他来到洛阳平原看风水、占卜。新国都的地址最后依天意确定在西至涧水、东逾瀍河一带。

    西周这一新都建筑规模宏大,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五宫”。

    新都称“洛邑”“新邑”“新大邑”,又称“成周”。西周原来的都城镐京又称“宗周”。自此,西周有西都镐京、东都洛邑两个都城。

    新都既成,成王便从镐京来到洛邑,史称“成王迁宅”。《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有明确记载。

    周公摄政七年十二月戊辰这天,成王在洛邑举行定都盛典,正式列九鼎于太庙,率诸侯、群臣入太庙,祭祀祖先和上天,并册封天下诸侯,宣布各种典章制度,即周公所制的周代礼乐。次年正月初一,成王亲政。

    周公制礼作乐是在洛邑完成的,是一项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周公制礼作乐,对巩固周王朝发挥了重大作用。成王、康王(成王之子)时,天下安宁,四十年不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制礼作乐还为儒家学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有后世孔子的“入周问礼”。因此,历代儒学尊周公为“元圣”。

(作者:徐晓帆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钟声清悠越千年
下一篇: 丝路起点说大象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