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古代建筑的屋顶与屋脊
古代建筑的屋顶与屋脊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5/29 9:02:4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说起古代建筑,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屋顶。屋顶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遮风避雨的伞盖,更是人身心憩栖的重要保障。当然,这是指实用功能而言的。就外观而言,屋顶也常让人叹为观止成为最显要的地方。金色大顶、琉璃瓦铺面、飞檐翘角、鱼龙正吻等也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描绘古代建筑的常用词汇。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是与西方建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屋顶在古代建筑中有多种形式。比如悬山屋顶和硬山屋顶。悬山屋顶与硬山屋顶的区别在于人字形的两面出不出墙,两面伸出墙的叫悬山屋顶,不出墙的叫硬山屋顶。另外,有四面斜坡的庑殿顶和庑殿顶与悬山相结合的歇山式屋顶。当然,还有六角、八角、圆形和攒尖顶等,但最常见的一般都是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四种样式。在这四种样式中,最壮观、最奢华、最有内容的应该是歇山屋顶。它是悬山和庑殿顶的巧妙结合,是民族智慧在建筑艺术中的高度体现。

    当然,屋顶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细分为正脊、正吻、垂脊、戗脊、坡面等几项内容。正脊也称主脊或大脊,是连接前后两面坡的纽带和交叉点,也是最繁复、最需要用功的地方。一个屋顶是否牢靠、是否能抵挡风霜雪雨的侵袭,全在正脊的稳定与牢靠。正脊是屋顶的制高点,是展示建筑主人期盼和理想的地方,更是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区。用句形象一点的比喻,它就像一条横卧半空的巨龙,时刻展示着建筑主人的希望和期盼、美满和幸福。同时它像一道凝重的巨练,连接前后和未来。

    在民间,建造房屋时有三个关键节点:一是夯实地基,二是上梁,三就是叠大脊。当一栋房屋修筑到正脊之时,说明整个房屋修筑已基本完工。因此,常有人在这些关键节点放一两挂鞭炮以示庆贺。由此可见正脊在一栋房子中是多么重要。

    说白了,正脊就是屋顶上的一条直线,可又不是一条普通的直线。它需要装饰,需要赋予内容,还需要有宏伟的气势与威严。所以,古匠人常常为此煞费苦心,比如要在正脊上辅以吻兽和各种花卉装饰等。开封山陕甘会馆正殿的正脊由砖雕的花纹作装饰,这些装饰是在一块块泥坯雕出花纹进窑烧制成砖后,再在屋顶拼成长条。花饰内容为植物的花朵和枝叶,相同的花饰左右连成带状的雕刻装饰。比较特殊的是在花饰之中有带状的两对“二龙戏珠”图案,正是这两对“二龙戏珠”图案使有些单调的花饰立即活跃起来。更为特殊的是,山陕甘会馆正殿大脊的中央装饰有面朝东方驮珠的瑞兽麒麟,在麒麟的两侧是两个伴兽貔貅和大象。在麒麟的正下方还有一块方形的琉璃大砖,砖上铸有“城圣大帝”四字,这应该是山陕甘会馆大殿正脊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山陕甘会馆大殿正脊两端则是两个正吻,分别是两个相对的张着大嘴翻卷龙尾的龙,两个龙嘴衔着正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

    与山陕甘会馆不同的是古吹台御书楼上的正脊。此正脊相对简单些,除正脊两端龙吻之外,整条脊呈“一”字形排开,中间没有麒麟瑞兽等装饰。比古吹台御书楼正脊更为简单的是祥符县文庙大成殿上的正脊,虽然大成殿一开五间,间面比较开阔,但其正脊相较于前两者则显得低矮普通。好在大成殿的屋顶都是用琉璃瓦,所以正脊配以大殿还算庄重。

    我始终认为垂脊、戗脊与小兽都是正脊附属下的产物,就像皇帝领导下的各司其职的大臣。在悬山、硬山和歇山式的屋顶上都有垂脊,它的位置在坡屋面的左右两侧,上端与正脊作垂直交接。垂脊上也有多种装饰,中段有一个垂兽,它的造型与正吻相似,也是龙头形,不过不是龙嘴吞脊,而是脸朝前用脊背顶住垂脊。在垂脊背后一般不做装饰,而在兽前那一小段的垂脊多有小兽作装饰。祥符县文庙大成殿就是这样装饰的。在中段垂兽之前,分别有三个小兽值守,古吹台禹王庙两侧厢房的垂脊即是如此。

    歇山屋顶与悬山和硬山又不一样,除了正脊、垂脊之外,还多一个戗脊。所谓戗脊就是在垂脊的下半部还有一段正面与山面两个屋面相交在平面上呈45度方向的斜向屋脊。值得一说的是,歇山屋顶本身就比悬山、硬山式屋顶丰富,所以歇山屋顶的四个戗脊往往都成为装饰的重点。戗脊中段有垂兽,垂兽前排有小兽,而且数目繁多。多则有十多个,少的有两三个。至于小兽的种类更是应有尽有,龙、凤、狮、麒麟、牛、马、羊、兔皆可。个别时候,戗脊上也可用文房四宝,这要根据主人的意愿和爱好而定。

    总之,古代建筑的屋顶与屋脊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乐章,有的浩大繁复,有的简洁宁静,还有的平实古朴。所有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这首基本的曲子之下,分别上演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为世人所称颂。

(作者:李效战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