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钟楼
钟楼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5/21 10:54:3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开封不仅有鼓楼,也有钟楼。钟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所以被称为“钟楼”。开封的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鼓楼晚建1年,位于今天的开封大坑沿街南口(今省府西街胜利市场一带),由于钟楼拆毁已有300多年,记者只能通过史料以及从对开封地方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那里了解开封钟楼的历史。

    “开封的钟楼是由河南布政使参政莫景山所筑,台高3丈,楼为重檐歇山式,基座下面是券洞,供来往的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钟楼上悬置一口大钟,用于报时。”刘海永说,“钟楼一般都建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而当时开封城的钟楼、鼓楼位置却正好相反,鼓楼建在城池中心,钟楼却建在偏侧。”为什么开封的钟楼、鼓楼位置不同于其他古城,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当时的河南某巡抚突然身患疾病,找很多医生治疗总是不见好转,有个风水先生说他的身体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衙门右边高高耸立着一座钟楼,破坏了衙门的风水。该巡抚一听,马上下令将钟楼拆除,并与鼓楼的位置进行对换,之后鼓楼便位于城中心,钟楼则偏于西侧。传说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从现在鼓楼的位置来看,鼓楼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而钟楼的遗址的确在西侧。

    晨钟暮鼓是古城开封的真实写照,几百年前,钟楼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在过往的岁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钟楼被拆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消失在历史之中。据说一个巡抚因每天早晨的钟声影响休息,便以钟楼年久失修,恐怕雨季到来下雨倒塌伤及路人为借口,将钟楼拆掉重建。很快开封城中的钟楼就被拆除,但却迟迟不见钟楼动工的迹象,倒是那个巡抚把募捐的钱卷走了。后来,老百姓得知拆掉的真实缘由,便将钟楼拆除后的遗址称为“拆楼口”,时间长了,被传为“车路口”。

    关于钟楼的拆除,刘海永告诉记者,据他查阅资料,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淹城之后,钟楼台基被淤于地下一部分,楼也出现破损。清康熙十年(1671年),巡抚郎廷相看钟楼损坏,楼下门洞无法通行,于是下令将钟楼拆除,并将其建筑材料全部移到大相国寺,修建为藏经楼。从此,钟楼从古城消失了。记者来到大坑沿街南口附近的钟楼古迹遗址,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能根据刘海永的介绍想象钟楼当年的模样。

(作者:王兰兰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