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孟昶被囚
孟昶被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22 9:14: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公元965年3月,后蜀亡国君主孟昶和他的官员们携带眷属从峡州出发,目的地就是北宋的都城开封。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孟昶这一年47岁了。这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出川。
    江水滔滔,两岸重峦叠嶂,站在船头的孟昶回头望望曾经的国土,家国渺茫,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了,只有思绪随着浪花在翻滚……
    孟昶回顾自己走过的47岁,仿佛在回顾与自己无关的一个人的人生…… 
    孟昶的父亲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自封为帝,历史上名为后蜀。可惜的是,孟知祥好像没有皇帝的厚福,不出数月竟然因为脑溢血而死。作为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年仅16岁的孟昶即位。
    人们知道他更多的孟昶是由于对联。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但五代之前是没有春联的。那时的人们只是将一块长方形桃木板钉在门上。那年除夕,心血来潮的孟昶要翰林学士辛寅逊为他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利话,以便挂在自己寝宫门上。没想到饱读诗书的辛学士好不容易想了两句,而且对仗不工,孟昶就给否定了。其他的人再也不敢动笔,孟昶就自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有史以来可查的第一副春联,此后中国人开始有春节贴对联的习俗。
    孟昶还懂医术。孟昶的母亲李太后有病,多次更换太医也不见效,孟昶就自己配药让李太后服用,没想到李太后竟然痊愈了。就是大臣有病,孟昶也亲亲自坐诊,连医官都十分钦服。他命人编写的那本《蜀本草》,流传如今也是医家宝典。
    还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画院就是孟昶承办的,蜀中著名画师50多人住院作画被邀请,花鸟大师黄荃父子就在被邀之列。今天流传在台湾的“南管”音乐,被外国人称之为“唐音”,也是孟昶命人制作的。五代以前,《孟子》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孟昶命人在石头上刻《论语》《尔雅》《周易》《尚书》《孟子》等十经,历时8年才刻成。孟昶怕刻石经流传不广,就刻为木板,以便于流传。这是后世用木本刻书的开始。
    可是,这些文艺业绩似乎与当皇帝没有多大关系。
    孟昶出生在中元节,自幼天资颖悟,性格开朗。有一位相士曾对孟知祥说:“这个孩子骨法非常,应该好好地爱他,将来他有四十年的皇帝运,不可小看啊。”
    孟昶继位初期还多次以前朝王衍为戒,常常对左右侍臣讲:“王衍性情浮漂轻薄,却喜欢艳词,朕不能那样做啊。”初当皇帝的孟昶少年老成,个性英果刚毅。孟知祥晚年时对故旧将属非常宽厚,就造就了不少大臣们依宠放纵,横暴为害乡里。这些人中,以李仁罕和张业的名声最坏。孟昶即位没几个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人抓住李仁罕问斩,并杀了他的全家。张业是李仁罕的外甥,当时掌握御林军。孟昶怕他起内乱,杀李仁罕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升任他为宰相,以此来麻痹对方。张业权柄在手,更加放肆任性,竟然在自己的家里开置监狱,敲骨剥髓,暴敛当地人民,引起了老百姓的怨恨。见火候差不多,孟昶就与匡圣指挥使安思谦谋议,一举诛杀了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权臣。收拾了一帮老臣旧将后,孟昶开始恭亲政事,并在朝营增设“举报箱”以通下情。在广政四年,即公元941年的五月,为了正告官员严谨理政,他曾亲笔书写了一纸令箴。我们熟悉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从这一令箴选出的。由于孟昶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蜀国势强盛,甚至一度将北线疆土扩张到了长安。
    随着国家政局的稳定,孟昶便开始松懈起来,加上后蜀远在西南,中原的战火绵延不到那里,孟昶便“躲进小楼成一统”。孟昶有个宠臣名叫王昭远,自小就伺侯孟昶,两人一起长大,深受孟昶喜爱。后来,权高位重的朝廷枢密使一职缺空,孟昶竟让王昭远补缺。凡一切政务,都任由王昭远办理。自己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日夜娱乐于声色犬马。他为了打球走马,就强取百姓的田地,作为打球跑马场,命令宫女穿五彩锦衣,穿梭来往于场中,就像蝴蝶飞舞一样。 
     时间长了,孟昶嫌后宫妃嫔没有绝色美女,便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青城有一个姓费的女子,生得风姿秀逸,精工音律。孟昶听说后,便把她选入宫中,十分宠爱。因前蜀王建的小妾徐妃号为花蕊夫人,孟昶也封费氏为花蕊夫人。
    孟昶怕热,一到酷暑,他便坐卧不安,于是大建水晶宫殿,作为避暑山庄。宫殿墙壁皆用琉璃镶嵌,内外通透,四周绿树环绕,别有情趣。孟昶与花蕊夫人日日在此饮酒作赋,夜夜醉生梦死。
    李太后对孟昶这个样子很不满,对官员的贪污腐败、官府的横征暴敛也很担忧。她警告孟昶:“得天下易,守天下难,不可荒废国事、不理朝政。”孟昶对母亲的劝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后来听厌烦了,数天都不去向母亲请安。
    一天,孟昶又与花蕊夫人在水边纳凉,不知不觉,两人都喝醉了。他看花蕊夫人越发美丽动人,就拥着美人,借着酒意,提笔作诗一首:“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没想到“流年暗中换” 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这时的孟昶已做了30多年的太平天子,祸根就出在王昭远身上。
    王昭远没有什么能耐,却好读兵书,处处以诸葛亮自诩。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看准了这一点,便拍马屁说:“王公,您没有丰功伟绩,却一下子就担当枢密使的要职,难免会有人说闲话的。不如建立一些大功以堵众人的嘴。现在我们不如与北汉联合,我们一起出兵夹击,使大宋腹背受敌,我们一定能入主中原。”王昭远十分兴奋,得到孟昶的同意后,便派了三个使臣带着蜡丸帛书去和北汉密约。没想到,三个使臣中之一的越彦韬竟然逃往开封,把蜡丸帛书献给了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正愁攻讨蜀国无名,得到蜡丸帛书后大笑:“朕讨伐蜀国出师有名了。”公元964年11月,宋太祖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主帅,率兵骑六路大军分路进讨,同时,他又下命在开封的右掖门为孟昶修建宅邸,意在擒获孟昶。
    沉浸在温柔乡里的孟昶,听说宋兵来伐,就派大臣李昊欢送王昭远出兵迎敌。王昭远对李昊讲:“我此次出军,就要学当年的诸葛亮,不只是抵御敌兵,而是率领这虎狼之师夺取中原。这样的事情,可谓易如反掌!”李昊看了看他,只简单地说:“静候佳音。”
    王昭远出发后,孟昶又派他的太子孟玄喆率数万兵守剑门。这支大军出发之际,这位太子用豪华的绣辇抬着他好几个爱姬随行,并携带了大批乐师和乐器,随行大军很像是一支演戏的大部队。
    宋军节节进取,王全斌等人连取兴州等地,一路深入,并修治被蜀军烧掉的栈道,直取天险大漫天寨。王昭远来迎击,三战三败,最后在东川被宋军抓获。孟元喆一路上游山玩水,听到王昭远败讯传来,吓得他和几个随从逃归成都。
    这时,宋军已兵临城下。如梦方醒的孟昶急忙召集大臣商讨他退敌之策。大殿之上,久久无人应答。
    最后,还是一位老将开了口:“我们就坚守城池,宋军坚持不住,一定会退军的。”
    孟昶长叹一声说:“我们父子用丰衣美食养了你们40年,遇到宋军,还没人替朕向他们发一箭。现在要拒守孤城,谁能会卖命呢?”
    无奈之下,孟昶只能听从,命李昊替自己起草降表。
    孟昶递降表那天,距离宋军发兵仅66天。为此,花蕊夫人还写了一首诗来讽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命孟昶回归都城开封,说已经安排停当。
    一路上,孟昶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个遥远的开封城是什么样子,比得上自己的锦官城吗?北宋皇帝赵匡胤又会如何处置自己呢?在降书上自己说“罪恶深重,担心会被追究”,赵匡胤的回复上说:“你现在既然想要保全家族性命,那就应该改掉以前的错误。我不会食言,你不要过分的担心忧虑。”但他会这样做吗?生死由人,索兴听天由命吧。
    经过3个多月的跋涉,孟昶一行抵达开封。第二天,北宋王朝在皇宫门前举行盛大阅兵受降仪式。孟昶和他的弟弟孟仁贽、儿子孟元喆、孟元珏、宰相李昊等三十三人穿着没有染色的衣服在明德门外等候处罚,赵匡胤下令赦免他们,并赏赐给孟昶等人衣服冠带,在大明殿设宴招待孟昶一行。
    赵匡胤任命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爵。没想到7天后,孟昶死了。
    孟昶去世后,李太后没有哭泣,把酒倒在地上说:“你不能为国家社稷而死,苟活到今天。我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你还在的缘故;现在你既然已经死去,我还活下去做什么?”于是,她绝食而亡。
    赵匡胤是个很奇怪的人。
    赵匡胤听说孟昶死讯后,很是伤心,为他停止朝会五天,追赠他为尚书令,追封楚王,谥号为“楚恭孝王”,赠给丝织品一千匹,丧事全部由政府负责。他曾见到孟昶一个用宝玉装饰的尿壶,命人撞碎它,说:“用七宝装饰这东西,该用什么来盛食物!所作所为是这样,不亡国更待何时!”谁也没想到的是,花蕊夫人却被他纳为了妃子。
    这的确有些离奇。
(作者:任崇熹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五云山与雾云山
下一篇: 太祖夺花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