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行走开封南京巷
行走开封南京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5 9:00:2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南京巷对于我乃至很多开封人都不陌生,这是因为它和双龙巷、保定巷、贤人巷等都是开封的名巷。另一个原因,南京巷现在是条艺术巷,好多书画名人都在这里开有工作室和装裱字画的商铺。我是一个喜欢书法的人,所以无论购买笔墨纸砚还是拿着写好的书法作品去装裱,都喜欢到南京巷。

    尽管我对南京巷非常崇敬和熟悉,尽管我的脚步时常在这里驻足,但说到对南京巷的了解,我还是觉得非常惭愧。去年11月初,我们一帮博友“扫街”到此,黄萌生老师问我此街“为什么叫南京巷”,我一时茫然。

    我是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人。“补习功课”后,我才知道南京巷名字的由来。原来,在清代,开封来了很多经营杂货的南京、广州等地的商人,由于地域特点、口音特征等,他们选择住在一起。后来,随着这里居住的南京人越来越多,人们便把这里叫南京巷。

    我喜欢这种地域色彩比较浓厚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容易识别和判断。即使多年之后,南京人变成本地人,或本地人变成“南京人”,但只要一提起这名字,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有关南京的人和事。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课本上有一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课文。那个时候,我就对上海的南京路特别感兴趣,甚至想长大了也去当兵,也去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在南京路好好走一走、仔细看一看。长大后,我如愿当了兵,可并没有去南京路上好八连。

    有人说,人生有憾事才有美事。很长时间,我对这句话半信半疑。可在去年11月初,当我再次走进这条地域色彩突出的南京巷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美妙! 

    南京巷不长,南起东大街中部,北止文庙街西口和三胜街东口,总长度230多米。可别小看这230多米,它既蕴藏着外地人在开封的奋斗史和开封人的博大胸怀,同时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茅胡同。而这茅胡同中又藏着一个保存较好的汜水会馆和几幢门楼。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未发现的。 

    以前,我认为民巷是没有深度的,一如民窑和官窑出来的瓷器。可是,随着我们“扫街”的深入和对南京巷的再认识,我才知道,民巷的深度要比皇宫历史更久远。民巷里的创造力要比帝王大殿上的更丰富多彩。据老辈人回忆说,南京巷曾是一条富人巷,在此巷西侧改造以前,这里有很多高大整齐的门楼,从这些门楼里出入的人也是脚步匆匆。

    其实,在探访汜水会馆的时候,我已心知肚明。不管是南京巷里消失的门楼还是茅胡同里遗存的汜水会馆,这里的建筑要比其他地方都显得高大凝重,这里的门径也比其他街道里的门径绵远悠长。因为我知道“勤”已成为这条街道的象征。

(作者:李效战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