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禹州市旧州衙西,古钧名街北口矗立着一座亦亭亦台的古建筑,今人说它是古钧台,志书记为启筮亭。
《水经注》载:“颍水经上棘城南(今禹州市朱阁乡南赵庄村)有颍水支流所出。其故渎经三封山北,渠中有泉出焉,为之嵎水。东经三封山,东南历大陵西。陵上有启筮亭,夏启曾享神于大陵之上。”这个启筮亭亦称古钧台。
启筮亭,是夏王朝国家政权传承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四千年前进入文明时代的实物佐证,是我国罕见的上古遗迹,是夏启举行“继位大典”的地方。《竹书纪年校正》曰:“元岁癸亥,帝(启)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启筮亭),诸侯从。”《有夏志传》曰:元年丁亥,钧台之会诸侯,九州之牧与各国之君长皆来朝会。《中国通史》也说:“夏后袭位以后,召集众部落酋长,在钧台大宴会,表示正式继位。这次国宴参加享礼者“执玉锦者万国”,俗传为八百诸侯,每位诸侯席前摆5个筐,5个豆(高脚盆),5个铜鼎,里边满载美味佳肴,还有大坛小壶的秫酒佳酿。席前还有庞大的乐队演奏“九乐”、“九韶”,表演“干戚之舞”。使四方诸侯感受到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夏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许多诸侯不得不从内心深处对夏王朝表示臣服。就是在这次饕餮大餐之后,中华文明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建立,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就从这片热土开始。
沧海桑田,历经战乱,故亭台已荡然无存,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禹州知州于国壁,在禹州城之西北角重建古钧台。清光绪年间有重修一次,台形长方,正中建一拱洞口,台上建有亭殿一座,洞口两侧嵌有砖刻楹联,乃黄璟所题:“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颇为严谨,以其年久失修,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重修,重修后的启筮亭台,古朴典雅,宏伟壮观,更加显现了禹州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