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1/19 9:00:10 来源:网络 点击次数:

    杜甫故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诞生地,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杜甫故里是个美丽的村庄,村前是碧绿的沃野,东泗河潺潺向北流入洛水。故里紧靠笔架山,远远眺望,三座山峰突兀,俨然似古时的笔架,山后是块天然小盆地,民间传说它是杜甫磨墨作诗的“砚台池”,杜甫的数千首不朽诗篇,就是以高山作笔架,以大地为砚台写出来的。笔架山下有座小院,院内正中有孔窑洞,深10米,宽2米,高3米,杜甫就诞生在这孔窑洞里。关于杜甫的诞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女娲补天成功,玉皇大帝心情大快,要亲自下界重绘人间宏图,忽听一声巨响,从水中冒出一个庞大蟒龙,吓得侍者失手,跌落了盘上的笔架和玉砚。不久水面上露出一座笔架形的土山,山后一池清水。玉皇大帝抛出文宝星“定天玉龙”笔,刺瞎怪物蟒龙的眼睛之后,玉帝忘了把它收回,就时时盘旋在笔架山上空。到了公元712年,唐京都长安大闹花灯,玉帝的九位公主,悄悄飞过天河,向长安飘落,途径“夏伯国”,忽听有人唤道:“众位仙姑留步!”众仙女向呼唤处望去,大公主惊道:“啊,原来是‘文宝星定天玉龙’!当年父皇把它抛出刺瞎怪蟒,如今还在这里啊!”玉龙求众仙姑带他归天,九公主忙道:“花花人世,胜似天庭,随俺姐妹到长安观灯去吧!”大公主对“玉龙”说:笔架山下杜闲,才高博学,给他做个儿子,也不辱没您文宝星。”那天,是唐睿宗太极元年的正月初一,五更时分,杜闲的夫人崔氏将要分娩。当时,杜夫人看见笔架山上一道金光直射九霄,接着,一个男孩哇哇坠地,这个男孩就是杜甫。诞生窑经千余年来风雨剥蚀,水土流失严重,在封建社会同杜甫一样,被冷落了一千年。

 在杜甫故里有一通“诗圣故里”石碑,是清代河南府尹张汉所书,于清雍正丁未(公元1727年)菊月立。传说张汉在参加科举考试时,由于题目太难,正在发愁,恍惚见间,见一方巾青衫老人飘然走来,顺手向张汉展开一张纸。张汉仔细一看,乃是杜甫的两句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间。”这恰如一把钥匙,使张汉茅塞顿开,提起笔来,如行云流水,锦绣生花。结果,三场得意,中了进士,钦点河南府尹,赴洛阳上任。一日,行至洛阳巩县南瑶湾村口,张汉在轿内,突然看到一位老者,步覆从容,从面前横轿而过。张汉乍然暗想:山林野老,何等这般无礼?但觉得老人很面熟,忽然想起:他不正是考场内启示自己文思的老人吗?便急命落轿,却踪影全无。询问左右人役,都说没看见。张汉步行来到村中,打听附近有无名人遗迹。村老指着笔架山下的院落说:这个宅院,是唐朝杜工部诞生的地方。张汉一听,恍然大悟,急忙掸衣整冠,入院拜谒。抬头望去,只见一片荒芜,蒿蓬满院,破墙颓垣,十分败落。此刻张汉想到杜甫终生行吟,忧国忧民。颠沛流离的遭遇,不仅长叹:“一代诗圣,身后竟萧条到此等地步!”于是他恭立焚香,拜谒诞生窑,瞻仰笔架山,然后登程往洛阳上任。张汉上任后派人查寻杜甫后裔,亲自在杜甫故里西半华里的地方建“杜工部祠”,并把杜甫故里修葺一新,又在杜甫故里门前树石碑一块,亲书“诗圣故里”四个大字,刊勒碑上。又亲自奏明皇上钦赐杜甫后代“黄绫家谱”一本。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